第431章 射杀(1/2)
竹心听到女儿晕了,当即要去接人,被梁沐祈按住:“你别担心,念儿不会有事的,她过会就来。”
“也是,她的身体向来很好,不至于罚跪就晕倒,不过这主意是谁出的?”竹心重新靠坐下来,还颇有些好奇。
梁沐祈想到几个孩子,回她:“应该是应儿担心两个弟弟的功课,让念儿装晕的。”
闻言,竹心很欣慰:“应儿果然是哥哥,很懂事,有大局观,有他在,肯定能照顾好家里的弟弟妹妹们。”
说起孩子们,她不由问了句:“请封世子的事,要不先定下?辰儿也是个好孩子。”
放下手里的信件,梁沐祈转头看向她:“你这么夸应儿,不应该让我请封他吗?”
竹心也很实在:“应儿可以靠自己,将来好好培养辰儿的孩子就是,且不说你我会帮他,以兰心姐将来在史馆的地位,他也可以靠他亲娘。”
“到时候再说,几个孩子还小。”梁沐祈收回视线,不再多言。
知道他在想什么,竹心又说:“那我把崇儿也接过来,他跟着你身边也不太合适。”
梁沐祈毫不犹豫的拒绝:“我是他爹,最是合适。”
竹心还想说什么,外面有人通报说念姐儿来了。
梁亦念进屋来,看到娘亲还躺在床上,奇怪的看了眼亲爹,快速跑到了床前问:“娘,我要来这里,不想留在了那边了。”
“过几天,我派人帮你收拾东西,送你过来。”梁沐祈一口应下。
“太爷和太夫人会同意吗?”竹心不太同意,“倒是他们不愿意,又要惹出事端来。”
梁沐祈回道:“不同意就不同意,我这个当爹的同意就行。”
等他走后,梁亦念悄悄凑到竹心耳边问:“娘,你和爹和好了?是那个人惹你生气了吗?要不要我给娘重新找个乖的?”
竹心失笑:“你这丫头想什么呢?我不需要,我和你爹算是和好了吧。”
三天后,梁亦念搬来沈宅,是趁着谢氏去护国寺搬的。
她一回来,就忍不住发脾气,下人谁也不敢说话,谢氏只能去找丈夫。
老国公一边练字一边回道:“你有什么好生气的,女儿想去娘身边不是很正常吗?枫哥儿都去了,念儿这脾气乖乖在家里待了这么久已经不错了。我倒是希望崇儿也赶紧过去才好。”
谢氏立刻领会到了丈夫的意思:“崇儿要是过去,是不是祈儿就不考虑他了?”
“也不一定,祈儿这孩子的脾气像我,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只能寄希望将来应儿科举入仕,到时候我给他培养自己的势力,到时候祈儿不认也得认。”老国公放下毛笔,抬头看向妻子,“你也别着急,赶紧将孩子上族谱的事情操持起来,竹心的孩子都是祈儿的,这就行了,她背后是福王,未来的陛下,念儿这孩子,将来怕是要入主中宫。”
“念儿入主中宫?!”谢氏不太信,“福王不是和竹心的关系好吗?他什么时候看上念儿的?就她那脾气,戚辛允许吗?陆宰相会同意吗?”
老国公捋了捋胡子:“戚辛为什么不同意?他最开始看上的是乐儿,但乐儿的性子不合适是一回事,令仪也没有打算让乐儿入宫。要是宁姐儿还活着……”
想起这个孩子,老国公只能遗憾摇摇头:“罢了罢了,不说了。念儿是目前最合适的人,福王能说动祈儿和竹心,我怀疑都是这老小子在背后一手策划的,要的就是定国公府的势力,还有念儿的嫁妆。至于陆宰相,他向来不拘一格降人才,兰心他都能举荐进史馆,以念儿的本事,将来也是能和楚将军一样镇守边疆的,更不会在意这些,说不定还很庆幸,念儿能填补楚将军的空缺。”
谢氏想了很久才吐出一句话来:“念儿倒是女儿家。”
“楚将军不是女儿家?”老国公很不赞同妻子的想法,“只要是个人才,男女都不是问题。”
“应儿,辰儿,崇儿,还有枫儿,他们谁都可以继承祈儿的衣钵,何至于要念儿去吃这个苦。”谢氏也是心疼孩子的。
老国公扶着妻子坐下:“你觉得是吃苦,你看念儿觉得吗?她觉得被你关在家里才是吃苦呢,你可别忘了,她是侯大娘的徒弟,学的都是杀人术,不是普通大家闺秀,排兵布阵更是我和祈儿亲自教的,几个孙子里头,也就应儿能追上她。”
没几天,竹心听到女儿说起城北徐郎搬走的消息,她一怔:“他什么时候搬走的?我还没见过呢。”
梁亦念一脸可惜道:“就是我搬过来的前三天搬走的呀,和那个人走的同一天,我还以为娘早就见过他呢。”
竹心立刻想到了梁沐祈,顿时笑出声来:“肯定是你爹嫉妒他,把他们赶走了。”
“爹真是可恶!别人都已经定亲,马上就要成婚,娘又不是会拆散别人婚姻的人,爹怎么变得这么小气!小肚鸡肠,说出去都没信!”梁亦念一脸无语。
时间一晃而过,又是新的一年快要过去,京城里拜佛烧香的氛围突然浓烈,不少京城贵妇和大家闺秀都相约去寺庙,反倒是马场没落,骑射尚且还有人学,马球是彻底没人打了。
太子一如既往的装病,实际上暗地里的动作越来越大,将做监也跟着飞速运转起来。
十一月底下雪这天,卫氏到底没熬煮,油尽灯枯去了。
消息送到沈宅,竹心准备好奠仪,交代梁亦念带回去,又嘱咐枫儿好好陪陪两位堂兄,特别是二堂兄。
梁亦念想到祖父的话,犹豫了下还是问道:“娘要不要跟我们一块回去?二婶去了,也有话留给你的。”
竹心坚定拒绝:“不必了,你们身上流着梁家的血,可我没有,你们回去就好,我在家里等你们。”
这场葬礼办得低调,不过再低调也对普通人家来说,还是很隆重。
很多人这个时候才想起定国公府的二老爷早已经去了。
七天后,沈宅来了个不速之客。
竹心考虑了会,还是命人请她进来。
“见过沈娘子。”萧令柔款款福身,眉眼比之从前,慈祥了许多。
“赐座。”竹心抬手,并没有太在意,继续看着邸报,漫不经心的问,“不知道萧姑娘前来,有何要事?为何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见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