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朕为皇叔牵马(2/2)
李瑛亲手扶李祎上马:“朕为皇叔牵马,江南百姓的太平就着落在皇叔身上了!”
“陛下宽心,老夫此去定挫崔乾佑之锋芒。”
李祎在马上拍了拍大唐天子的肩膀,目光坚毅,发出一声洪亮的叱喝,“启程!”
满朝文武同时叉手送别:“愿申王早奏凯歌,肃清江南!”
凛冽的寒风之中,李祎带着数百骑扬鞭南下,准备先去淮南地区寻找田神功率领的三万人马。
田神功之前在淮南遭到史思明的压制,向南且战且退。
但在史思明率主力北上睢阳之后,田神功开始主动向留守合肥、寿春的田承嗣、史朝义发起进攻,并且连胜数场。
由于兵力一直处在劣势,田神功便效仿叛军裹挟淮南的百姓加入唐军,并且秘不上报。
你们叛军不是所到之处就裹挟百姓加入你们造反吗,那我田神功也有样学样,我也裹挟百姓加入唐军,不从者杀之!
这与田神功在历史上大掠江南的行为几乎如出一辙,淮南的地方官多次向兵部控告田神功的暴行,俱都被李泌自作主张的压了下去,没有让奏折出现在天子的眼前。
就这样,田神功以暴制暴,与叛军鏖战了一年半的时间,麾下的兵马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打越多,明面上号称三万,实际人数却达到了五万人。
至于超编人员的军饷,田神功则采取以战养战的方式,要么击败叛军获取,要么劫掠地方乡绅百姓。
当然,劫掠百姓的时候,田神功也不会打着唐军旗帜,而是派遣心腹部队换上燕军的甲胄,打着燕军旗号进行劫掠。
当实在凑不够军饷的时候,田神功甚至还在淮南地区盗墓,先后挖掘了袁术墓等上百座大墓,靠着一己之力养活了五万军队。
在田神功的“厚黑”之下,史思明率领的十万叛军一直没能平定淮南地区,反而在北上睢阳之后被田神功趁机收复了合肥、寿春、钟离等地。
田承嗣在田神功手下连吃败仗,只能北上睢阳投奔史思明,使得淮南的战火暂时消弭。
于是李瑛这才派遣李祎前往淮南,从田神功手中分一支兵马渡过长江,与退守九江的夫蒙灵察会合,再攻丹阳。逼迫崔乾佑回兵增援,用围魏救赵的策略解温州之围,阻止崔乾佑向南推进。
李泌多次写信告诫田神功,让他不要再采取这种急功近利的策略,虽然达到了军事目的但失去了民心得不偿失,消息一旦传到圣人的耳朵里,恐怕绝对不会姑息!
田神功接到书信后虽然有所收敛,不再劫掠百姓的财物充作军饷,但却依旧强征百姓从军,不从者抄没家产。
田神功深信,在这乱世,只要自己有军功在身,就算犯点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
在对江南进行调整的同时,李瑛准备将另一个隐患彻底铲除,那就是盘踞在武陵一带的苏庆节残余势力。
杜希望率领的三万人马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已经于八月底抵达了荆州江陵,并从湖北各州调集船只、粮草,准备渡江向盘踞在武陵、巴陵一带的苏庆节残兵发起进攻。
苏庆节自去年五月长安沦陷之后一路向南逃窜,被李嗣业一路追的屁滚尿流,手里的三万兵马经过逃亡只剩下一万人,狼狈的逃过长江准备在武陵境内落草为寇。
就在这时候,吐蕃十万大军入寇剑南,李嗣业奉命率部入川,这让垂死挣扎的苏庆节获得了苟延残喘的机会。
于是他与张盖世率领一万残兵攻占了武陵、巴陵、邵阳三地,陆续招募了两万兵马,控制了洞庭湖,企图利用长江天险割据湖南地区。
但这俩家伙用兵能力实在太菜,先后多次率兵攻打长沙,俱都被长沙太守岳斌击退,在城下死了五六千兵马,连长沙的城墙都没有摸到。
到了去年冬天,洛阳朝廷灭亡。
伪帝李琦带着皇后苏氏骑乘快马仓惶向南逃窜,在数百羽林军的拱卫之下顺利的逃到了武陵投奔苏庆节。
苏庆节唯恐李瑛派大军讨伐自己,拒绝了李琦拥立他继续做皇帝的要求,建议李琦改称“武陵王”,低调在湖南地区发展自己的势力。
但在攻克洛阳之后,大唐各地的民心已经彻底倒向李瑛,李琦在武陵地区经营了半年也没有什么发展,周围的长沙、零陵、衡阳等郡纷纷拒绝了李琦的招揽,称呼他为“逆贼”。
李琦怒不可遏,与岳父苏庆节发兵一万五进攻零陵郡,遭到了地方军民的据城死守,同时长沙太守岳斌又率兵袭击巴陵,逼迫苏庆节只能退兵回援巴陵。
在这半年的时间内,苏、张势力和湖南的几个郡进行了多次的拉锯战,手里地盘依然只有武陵、巴陵、邵阳三郡,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扩张。
就在这时候,杜希望率领三万唐军从山东杀到长江北岸的荆州,准备渡江讨伐。
吓得苏庆节急忙在荆州对面的公安港(南北朝时修建,非三国时期的公安)集结了三百多艘船只,与唐军隔江对峙,企图利用长江天堑阻挡叛军过江。
“这苏庆节水平如此之菜,简直辱没祖上名声啊!”
想起苏庆节这个常败将军,李瑛心中就不由得发出一声嘲笑,苏定方如果九泉之下有知,怕是会被气的活过来。
“回城!”
李瑛一抖龙袍钻进御辇,在监门卫大将军吕奉仙的簇拥下返回大明宫,文武百官则紧随其后前往皇城展开忙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