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偷袭青泥岭(1/2)
第135章偷袭青泥岭
固镇军寨的营房内,李奕独自一人站在秦、凤的地图前,神情带着几分焦躁。
今天是七月初五,距离五月中旬从东京出征还没到两个月,如今秦、凤四州之地已尽收囊中,李奕向皇帝立下的军令状算是说到做到了。
当然若是按照前锋出散关的日子算,一路攻城拔寨、扫荡蜀军主力,其实也就了一个月而已。
不管怎么看,李奕的功劳都很大,晋封节度使肯定是够了,殿前马军都虞候的位置也可以往上升升,转正自然不在话下。
但现在却有一件事让李奕很烦心,如今蜀军在青泥岭以南防守,周军则在以北的固镇驻扎,双方形成了对峙之势,而且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这本来应该是好事,只要防守好固镇一线,不让蜀军越过青泥岭,就不用玩命去打硬仗了。
后周朝廷其实也是这么规划的,拿下秦、凤四州已经完成既定目标,皇帝暂时还不想去动蜀国,而是想要把军事重心放在南唐方面。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周国该让哪些人马来严防死守蜀军
现在青泥岭以南驻扎了好几千蜀军,据说后蜀北路军行营都统李廷圭还带了禁军两三千人,从成都驰援到了兴州,以防备周军趁机攻打蜀国腹地。
虽然皇帝柴荣不准备全面开战,但这是国家层面的大战略,只有少数朝廷重臣才知道……毕竟政治玩的就是心理博弈,肯定不可能让敌方知道自己的底牌。
况且就算蜀国方面知道这事,但谁能保证周国皇帝不会因为见到前线打的很顺,突然改变念头想要一举拿下蜀国呢
所以蜀国朝廷不敢松懈,集结重兵防守咽喉之地,属于是正常的考虑。
然而蜀国集结重兵在青泥岭沿线,周国自然也担心蜀军会反攻,双方不可能全都老老实实的不动。
李奕这几天反复推敲过,如果皇帝让人留在固镇严守,那么首选的将领……很大可能是自己!
毕竟整个秦、凤地区的蜀军,大半都是李奕带军队打崩的,固镇的守军也是被他吓得见风而逃。
若论指挥作战的能力,李奕不敢自夸有多厉害,但他把秦、凤蜀军打的抱头鼠窜,同样也是事实。
这么一来,后周朝廷为了保险起见,与其另派一个武将来接替,不如让李奕领兵就地防守更稳妥。
至于西征主将王景……他手下的都是地方兵马,而且第一次攻蜀也吃了小亏,如今蜀国派禁军过来支援,皇帝未必放心全权交给他。
接下来或许就要对南唐开战了,皇帝是不会允许蜀国在后面给自己添乱。
要说谁能有把握将蜀军摁死在青泥岭以南,后周朝堂上下肯定都觉得非他李奕莫属。
“玛德,要真把我留在这里防备蜀国,攻打南唐不就没我的份了”
李奕心情很烦躁,禁军派到藩镇边疆驻防,这种事在五代也不算少见,当初的史彦超不就是如此
而且万一皇帝脑袋一热,把自己外放到秦、凤当节度使,用来长期防备蜀国怎么办……这种事暂时看来概率不大,但就算只有一丝丝的可能性都不行!
李奕清楚的知道在五代中后期,藩镇节帅们早已是昨日黄,纵然能在地方上潇洒快活,但皇帝一句话就能让他们要生要死。
中央禁军才是这个时代能决定一切的强大力量!
就算没被外放担任节度使,也不能长时间远离东京、驻守地方,形势的变化是很快的,一步慢则步步慢……绝不能把时间耽误在秦、凤一线,需要尽快想办法回到东京。
就在这时,李汉超端着饭食走了进来,见到李奕皱眉站在舆图前,他忍不住问道:“大哥,咱们已经把秦、凤拿下来了,你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李奕招手让他过来,指着地图上的青泥岭位置,询问道:“你说咱们要是去偷袭青泥岭以南的蜀军,胜算有多大”
李汉超疑惑道:“朝廷不是让咱们守在固镇防备蜀军吗难道情况有变”
李奕摇了摇头,叹气道:“这不是朝廷的安排,而是我自己的想法。汉超你看,驻扎青泥岭以南的蜀军,距离兴州城不算远,而且道路要比咱们这一边平坦好走,后勤运输的压力也比咱们要小。”
“我军若是在这跟蜀军硬耗,肯定是咱们更吃亏些……况且你觉得咱们要是一直待在秦、凤不回东京,时间久了是好事吗”
李汉超仔细想了一下,赞同道:“禁军的兄弟们出来都是为了赚军功的,大伙的家都在东京,眼下功劳已经到手,肯定都急着回去领赏,谁想待在这穷山僻壤间”
李奕道:“不只是兄弟们,你我也是一样。而且以我来看,朝廷不久便会开启对唐国的战事,咱们不能白白把时间耗费在这里。”
“那咱们怎么办朝廷暂时没有让我们回去的意思。”李汉超也有些苦恼,叹气道,“蜀军现在又缩着没动静,咱们被死死拖在这里。”
李奕微微一笑,意味深长道:“蜀军不动,咱们就逼着他动……若是把蜀军堵在青泥岭的人马给击溃,让蜀国不敢再惦记秦、凤四州,那咱们不就能脱身了”
李汉超犹豫道:“可朝廷没让咱们出兵青泥岭……而且这事王节帅未必赞成,到时候朝廷追究下来怎么办”
李奕闻言沉默片刻,这才开口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只要能把青泥岭以南的蜀军击败,解除他们对秦、凤四州的威胁,什么事都好说……现在就不知道兄弟们愿不愿意跟着冒这个险。”
李汉超笑道:“大哥不用担心这事,你是不知道大伙儿现在多敬服你,私下里都说跟着大哥你能打胜仗,有功劳拿。只要大哥说去打,兄弟们肯定都会听你的!”
听了这话,李奕摇头不语,正因为自己到现在没打过败仗,大伙儿都对自己期望值很高,这种无形的压力其实也是一种负担。
就在这时,有亲兵进来禀报,左灵儿带着几个山民急着找李奕。
上次让人送了一车粮食给那帮山民之后,过了两天左灵儿便领着一帮青壮山民,来到固镇的军寨营地找李奕,说是为了感谢他送的粮食,特意带人过来帮忙干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