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天子宁有种 > 第131章 蜀军自己跑了?(4K)

第131章 蜀军自己跑了?(4K)(2/2)

目录

张建雄也很赞同这种做法,蜀军只要投降就能不死,自然不会再负隅顽抗到底。若是现在又突然言而无信,那不是给自己这边找麻烦嘛

当然就算张建雄不劝阻,王景也不会同意那名将校的提议,但他也没有开口呵斥那提建议的将校。毕竟他在乱世中见多了残暴的武夫,动不动屠城的也不在少数。

虽然驱赶降兵攻城的法子不妥,但也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

王景只是摇头说了一句:“明日让人把那些蜀军俘虏送回凤翔,放在前线还要分人看守,白白耗费粮食。”

这话算是表明了他的态度。

……

相比于围攻凤州城的惨烈,领兵前往固镇的李奕,则要轻松惬意了许多。

从威武城沿陈仓道南下,西南方向就是凤州城。

再越过凤州城向西走,已经离开秦岭的主要山脉,沿途的道路也变得更加平坦。

李奕率军一路向西,先是在马岭寨歇了一夜,然后第二天启程继续行军,很快距离西边的固镇只有数十里。

再往固镇西边去就是成州,若南下则是蜀国的门户兴州。

其中固镇是蜀国的军事要冲,屯驻着雄胜军的几千人马,向南四十里外就是青泥岭。

青泥岭是蜀军北上的一处重要节点,也是秦岭蜀道的咽喉之地。

如果能迅速占领固镇,就能威胁蜀国从青泥岭来的援军,扼守住固镇这个要冲,等同于掐住蜀国的咽喉,秦、凤四州就别指望有人能来援救。

是夜。

前锋部队在固镇数十里外就地扎营,李奕加派了斥候向固镇、青泥岭方向侦察。

坐在临时的营帐里,李奕难得的放松了下来。

从出散关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二十余天,一路高强度行军、作战,让他整个人都绷紧着一根弦,可以说是身心俱疲。

好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唐仓镇全歼蜀军、十日拿下威武城,以及在白涧击溃威武节度使王环派遣的两千援军。

李奕心下寻思道:不管是这个时间线上的第一次攻蜀,还是历史上本来发生的那次攻蜀,都远远比不上自己现在取得的战绩。

这足够让皇帝封自己一个节度使了吧

就在这时,李汉超掀开门帘走进来,说道:“大哥,据凤州城那边传来消息,凤翔军强攻了城池两天都没拿下,已经伤亡了一千余人……”

“啧啧,王节帅这下亏大了。他一路求稳让咱们在前面冲,现在看咱们打的这么顺,他老人家自己倒是急了。”

李奕道:“王节帅求稳无可厚非,毕竟他是西征军主将,肯定不能像咱们似的年轻气盛,不管不顾的一路猛冲。”

“不过王节帅部署战役大局还是很老道的。不用看图却能对山川地形了然于心,各方面的安排也十分周全。”

李汉超点点头,接着又问道:“大哥,咱们明天是不是要加速行军去攻打固镇”

“不急。”李奕微微摇头,说着他看向地图,沉吟了一会儿。

“秦州现在被向训部堵死在渭水一线,已经没有什么威胁。成、阶二州更不用说,能自保就不错了……蜀军想要援救凤州,最好的选择就是派兵从兴州,途径青泥岭前往援救。”

“咱们禁军的弟兄连番大战下来,已经伤亡了差不多一千人,虽然比起咱们取得的战果来说,算是很小的损失……但此番从东京出来也就只带了三千五百多人。”

“如今就算加上潘将军手下的永兴军卒,满打满算咱们现在也只有三千人左右。”

顿了一下,李奕伸出手指点着地图,“王节帅眼下正在攻打凤州城,他自己的人马都不够用,根本不可能再分兵给咱们。”

“咱们或许要面对的是蜀国从青泥岭方向来的重兵,在此之前尽量要保存实力为主,贸然去打固镇,万一被拖住了,就会有很大的风险。”

说到这里,李奕心里暗自盘算着,攻蜀之战进行到这种程度,早已经和历史上天差地别。

如今他没有什么能参考借鉴的经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接下来的重点是要稳住防线,不适合再去猛打猛冲。

李汉超附和道:“大哥考虑的也对,咱们现在应该转攻为守”

李奕赞同道:“说的没错,现在蜀国比咱们更着急,正所谓越急越容易出错,咱们就在这守株待兔,等着蜀军自己送上门来。”

……

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心想事就成,还没等李奕带人去攻打,固镇的蜀军自己倒先乱了阵脚。

一大清早,李奕正蹲在营帐门口洗漱。当他拿起湿布擦脸时,耳边传来重重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他抬眼望去,两名周军的斥候快马奔来。

到了跟前,斥候翻身下马,一脸兴奋的行礼道:“固镇的蜀军自己跑了!”

李奕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问道:“谁跑了”

斥候连忙解释道:“今日拂晓时分,屯守固镇的蜀军开始撤离,大路上乌泱泱一片的蜀军士卒,闹哄哄的向青泥岭方向行军。”

反向行军那确实算是跑路!

李奕顿时大笑出声,随即吩咐道:“让兄弟们赶快准备,蜀军不要固镇,咱们要!”

人的境遇确实奇妙,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李奕发现自己顺遂的有些过头。

不过细想之下运气确实占了很大部分。

唐仓镇的蜀军未必会如自己预料般自投罗网,威武城的守军又是否轻易的就投降,还有现在固镇蜀军的主动撤退,这些环节里都有无数可能。

难道冥冥中真有天命一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