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 第216章 第二站

第216章 第二站(1/2)

目录

第216章第二站

当然,必须客观的说,这次预报其实并不具备多少可供借鉴的经验,应该说,这是一次基于运气的巧合。

因为震中附近地区前面几个月连续发生多次小震,所以,就有了各种演习,预演等活动。

恰好其中一次赶上大的,着实幸运,可惜此后咱们再无此运道。

这次波及范围有上千公里,东楼这边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大楼墙体出现了较大的裂缝,已经属于危房。

毕竟一甲子的老房子,原本质量再好,现在也顶不住了,所以,东楼这里部里不敢再用。

在跟市里协商后,外交部全体搬迁到东交民巷30号的六国饭店和周边的七八个院子里办公。

翻译室终于可以单独有一个大院子了,如山一般的文件再也不必堆成一人多高。

每个组都分到几个大房间办公,每个翻译都有了较大的办公空间,着实让大伙儿高兴了一顿。

就是以后吃饭要跑到六国饭店去吃了,所幸地方也不远,走几步的事,也没人在这上面挑理。

孙志伟几人光是帮着翻译室搬家就搬了3天,实在是文件太多,搬过去后还要整理归档。

不过,六国饭店这一片也都是老建筑,搬过来后人员也分散了,不是个正经的办公地点。

其实外交部早就计划建大楼了,五几年的时候都动工了,用的还是毛子的设计和技术。

地点就在长安街北侧,京城站口东北角方巾巷,结果修到一半停工了。

现在那里成了烂尾楼,大家走到那边的时候,还能看见带楼梯的水泥大框架摆在那里。

这栋楼虽然没盖完,但是钱已经出去了,后来领导说了,‘只要我还在,就不许建新楼’,所以,现在大家只能将就着用。

孙志伟搬东西的时候也觉得,这里也不是长久能待的地方,毕竟没有听说哪个部级衙门还分成好几块办公的。

口译组这边女多男少,孙志伟力气又大,现在可是搬家的主力军,所有的大件都要他上。

孙志伟正满头大汗的搬着一个大柜子,就听到组里的年龄最大的阮大姐说,上面正在找合适的地方,找到了还要再搬。

听到大姐这话,想到还要再搬一次,他简直要头皮发麻。

只是,这也不是他能决定的,搬吧。

前后了差不多一周时间,外交部的工作才重新进入正轨。

龚看到了他们的学习进度,决定提前让他们上岗实习,孙志伟他们也开始接触实际翻译业务。

上次会议跟团那种大活儿也不常有,他们6个人一般都是跟着老同志们一起,参加外宾的接待等工作。

虽然任务小,时间短,但是能不停的接触不同国家的人,着实长经验。小两个月的时间,6个人应对普通的接待任务已经得心应手。

之后,任冬梅五人正式入职翻译室。

而孙志伟却离开了翻译室,调往情报处,他的轮班还在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