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得意(1/2)
第89章得意
深夜,睡梦正酣。
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忽而将迪亚斯惊醒。他皱了皱眉,伸手在黑暗中摸索,终于抓到了床头的手机。
屏幕的冷光照亮了他的脸,显示着一个陌生的号码。
他瞥了一眼身旁,妻子不满地嘟囔了几句,翻过身去,继续沉入梦乡。
迪亚斯掀开被子,轻手轻脚地下了床,走进卫生间,关上门后才接通了电话,不耐烦的说道:“喂,我是斯蒂夫诺姆。”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喉咙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发出断断续续的哽咽和喘息。
那声音听起来既痛苦又绝望,仿佛有人在濒死的边缘挣扎。
迪亚斯的眉头皱起,意识到情况不对。他压低声音,试探地问道:“你是谁”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爽朗却充满嘲讽的声音:“诺姆先生,你觉得谁会在凌晨三点给你打电话总不会是天使吧”
迪亚斯的瞳孔猛然收缩,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他立刻认出了这个声音——是维克多。
他微微闭上眼,立刻思索应对之策,半晌才挤出一句话:“恭喜你,维克多。我的手下……还剩几个”
来电的正是周青峰,他语气淡然的答复道:“没了,全死在我手里。这不怪你的手下,他们努力了。”
此时,周青峰正站在一台黑色suv旁,车身布满了弹孔,车窗玻璃碎裂成蛛网状。手机来自驾驶座的‘清洁工’。
最后一名“清洁工”原本操控着无人机,距离隐居别墅足有一百多米远。
这人以为自己有足够时间安全撤退,却没想到任务目标会像一头猎豹般,沿着道路从黑暗中狂奔而来。
那一刻,周青峰的速度快得惊人,直接打破了短跑世界纪录。他只用了七八秒的时间,就拉近了与黑色suv的距离。
suv倒车的速度太慢,车体也不防弹。
当4的枪口在二三十米外喷出火舌,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出。
车窗玻璃瞬间被洞穿了七八个弹孔,驾驶座上的“清洁工”连中数枪,最致命的一发子弹撕裂了他的颈大动脉。
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座椅和方向盘。
‘清洁工’中弹后还试图给自己急救,奈何死神就站在他身边,冷漠的凝视着。
周青峰低头看着‘清洁工’逐渐失去生机的脸,语气冰冷:“诺姆先生,你的想法不错,可惜执行得不够完美。”
迪亚斯沉默了片刻,再次发出低沉的叹息,“维克多,这局你赢了。我会派人去收拾残局的。
不过我有个问题,你注射了‘x’项目的强化剂,对吗
我能理解你把项目资料送给‘东大’的动机,可我不明白你为什么有那么大胆子,竟然敢给自己注射
你成功的概率比赢得轮盘赌还低。”
周青峰发出轻笑,“这可是我的秘密,不能随便说。你还是想想如何应付我和汉默的反击吧。”
迪亚斯口头上倒是毫不示弱,沉声道:“想不需要的。我对你们的反击早有预案。
无非是借助汉默的人脉,还有你手头的钱财,拉拢‘正义之树’内部的动摇分子,给我找麻烦。
提醒一句,我是国土安全部的高级情报分析员,连太空中的卫星都可以听我调动。你如果就这些招数,赢不了我的。”
周青峰略微沉默,给出一句:“有个大招要爆发了,你有卫星也是白搭。”
电话挂断,迪亚斯坐在卫生间的马桶上,久久无语。
过了好一会,卫生间外响起脚步声,他的妻子起床打开门,讶然问道:“斯蒂夫,出事了吗”
迪亚斯轻轻点点头,“是的,有点小麻烦,有个行动目标逃跑了。不过没关系,我还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去弥补。”
他妻子稍稍安心,劝他继续睡到天亮。
迪亚斯却摇摇头,随便披了件外套,走向家里的办公室,坐在桌后陷入沉思。
损失六个‘清洁工’,这不是小事。哪怕是遭遇陷阱,也说明他们遇到的对手太强。
迪亚斯再想对付周青峰,人力调度上就有不小的困境——必须打报告去申请,可不是随便一个电话就能派人出去了。
如果只是个外籍的毛头小子,只要他还在米国境内,对付起来也不难。
可汉默老头的威胁比周青峰大一百倍,这两人‘同流合污’——一个有人脉有关系,一个有钱有行动力,就让迪亚斯很头疼了。
“看来得做出些妥协,尽快调动军方的那几个怪物来解决问题了。”
——
时间一晃过去二三十天,世界依旧太平。
人们很快淡忘佛州连死两位州长,也不再记得‘圣光’总裁的逃亡。倒是‘电力飞行’依旧在低空经济领域高歌猛进。
马可世穿了一身中式礼服,走出米国国会大厦。大厦外一堆记者扛着‘长枪短炮’对准了他,不停的发问。
“ax先生,您对这次国会听证有何感想”
“请问‘电力飞行’会为进入米国市场而做出调整吗”
“贵公司目前掌握在谁手里能给出确定的消息吗”
面对一堆提问,马可世心里直骂娘——过去一个月,他过的真是跌宕起伏,每天都惊险刺激。
一个月前,他从‘东大’来迈阿密,准备和康格斯搭档在米国推广‘电力飞行’的业务。
没想到佛州州长以‘偷税漏税’和‘威胁国家安全为由’,直接把周青峰给列为通缉犯。
总裁跑路了,可苦了底下的人。
马可世也被迈阿密的fbi叫去接受笔录,且短时间内不能离开米国。
本以为自家公司的米国业务算是死定了,可近半个月却突然峰回路转,米国政府似乎有意给‘电力飞行’开绿灯。
原因倒也简单——米国有非常发达的通用航空产业,其实有没有低空飞行器,影响都不大。
但全球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方多了,能无视地面交通的‘疣猪’在亚非拉大块地区有市场。
凯莉回到‘东大’后就开始着手整合供应链,只要‘疣猪’的产量上去,相应的配件市场就会培育出来。
比如碳纤维虽然贵,但对提升‘疣猪’的飞行品质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只要‘电力飞行’能大量采购碳纤维,国内供应商就动力扩产将其价格打下来——就像把光伏价格打下来,一个道理。
看着‘东大’吃肉,比米帝自己饿肚子还难受。
发现遏制不住‘电力飞行’,米国国会假模假样的召开了一个听证会,把还留在迈阿密没回国的马可世拉到华盛顿特区,质询了一番。
老马正一肚子气呢,当着听证会现场一堆媒体的面,放飞自我的秀了一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