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1046章 这车看着眼熟

第1046章 这车看着眼熟(2/2)

目录

对于他来说,如果能真的帮十三机部的同志把汽车工业的底子打好,那无疑是非常合算的,这东西带动效果非常好,能拉动一大批产业链,加上国内已经有一定基础的纺织业、吸纳人数庞大的农业,那基本盘算是稳住了。

这种带一点超前的技术,能引导着同志们先搞起来,也是很好的。

好在这东西对高振东来说,技术细节虽然不知道,但是大致方案这一类东西还是看过,能比较小的代价就将同志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再加上足够的时间沉淀和积累,想来结果不会太差。

而且最简单的牵引力控制其实就是在abs的基础上搞的,设备都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算法,有了合适的控制器和传感器,至少实验室实现其实并不难。

“好!那我就先感谢振东同志!”十三机部领导带头鼓掌,周围哗啦啦一片掌声响起来。

接下来,高振东就没有怎么说话,毕竟十三机部这个“新发匹配”的成果,不只是面对高振东一个人,人家还要完成一定的流程的。

比如,剪彩……

十三机部的几位领导同志,京汽的厂长,加上高振东在内,一字排开,一人手上一把剪刀,在京汽宣传处播音员一声甜美的“剪彩!”声中,压下了手中的剪刀。

一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如果说大轿车是解决了最高级轿车的问题的话,那这个车子就解决了普及型高级轿车的问题,而且不是那种缺胳膊少腿的解决,这台车的性能上可以说是遥遥领先,特别是那个升功率,在量产车里几乎是首屈一指。

而对于十三机部来说,他们的眼光远远不只是放在满足国内使用这么一点上。

干完今天最大的重头戏,京汽厂的同志将领导们引到了另外一台被布盖住的汽车边上。

“各位同志,这是我们仿制的两厢轿车,车长4米,除了是后驱之外,和当时高总工当时要求的基本一致。”

高振东有些奇怪,其他都一致了,要坚持后驱是为什么

不过想来同志们总有自己的理由,在细节方面,还是要尊重同志们的选择。

当京汽厂的同志将盖在车子上面的布拉下来的时候,高振东差点笑出声来,算是知道为什么坚持后驱了,没办法,不是后驱不行。

出现在人们眼前的那辆车,虽然没有模具,是手工敲出来的外形,与原版略有出入,但是那个外形实在太过经典,高振东一眼就认出来是什么车型了。

仿制嘛,不寒碜。

那是一辆汉斯佬威武公司的type1,如果说这个名字可能不是那么的出名的话,那另外一个名字就人尽皆知。

甲壳虫!虽然这个名字其实是旗佬起的。

想想也正常,这是此时最为成熟的,车长在4米左右的两厢轿车,要照高振东的想法搞,可不就只有这个了呗。

至于和它齐名的i和500,他们此时车型的车长都只有3米多一点点,有点太小了。

而type1是后置后驱,想要改成前置前驱,那工作量可就大了。

“这是我们搞的两厢轿车,现在1.5升3缸发动机正在改进和测试中,发动机舱装的是配重。”京汽厂的同志还是有些高兴的,不管怎么说,这么短的时间手敲一台车子出来,还是值得骄傲。

还多亏他们在十七机部三分厂学习463发动机的同志,利用了三分厂还没正式定型的数控机床加工了部分零件,这才能这么快。

“这个车,有些眼熟啊……”十三机部的总工脸上有些抽搐,这玩意也太像了,没法往外卖啊卧槽。

“对对对,是借鉴了原版车型比较多的风格,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改进,比如……”京汽厂的同志一一举例,把改进的地方指了出来。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外形设计这个事情其实也不简单,总是会带有原版车型的影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