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345章 王者不死

第345章 王者不死(2/2)

目录

皇帝让裴寂负责审讯,

元君宝很快交待,承认独孤怀恩谋反,虽然独孤怀恩自己死扛着不承认,可李渊并不会给这个表弟机会。

也没有更正式的审判,

当天就斩首,并籍没其家,诛其党羽。

杀了独孤怀恩后,李渊也很是后怕。

没想到身边一直信任亲近的人,也会这般谋害他。

“幸好有李逸察觉其奸逆。”

皇帝亲家殿中监卢宽感叹着道,“汾阳王是陛下福星,也是陛下有上天庇护,此正是王者不死也。”

“确实,李逸总能给朕惊喜,

收复太原,招降榆次,断刘武周贼后路,现在还又救驾,这小子还一直向朕请辞封王,都连上数道辞表了,他名列属籍,虽非近支,可有这功绩完全足够封王了。”

皇帝派人去柏壁见秦王,通报了独孤怀恩谋反被杀之事。

李世民大惊,派封德彝前往看望皇帝。

皇帝下诏,追赠李孝基为左卫大将军,谥号壮。因其无子,以兄长东平王李韶之子道立继嗣,封高平王。

封德彝拜见皇帝,献一计。

“独孤怀恩谋反,暗中连结宋金刚,如今他事败被杀消息还没传出,陛下可让人以怀恩名义给宋金刚去信,就说已获陛下旨意掌蒲坂,

让宋金刚速率兵前来。”

李渊不得不佩服封德彝这招挺厉害。

以前李渊很不喜欢封德彝此人,但听说他在世民手下陕东道大行台任职,表现很出色,现在又献良策,皇帝高兴下便授封他为内史舍人。

从大行台郎中到内史舍人,虽都是正五品职,

但职权可相差极大。

内史舍人可是号称五判事的储相。

皇帝当下依封德彝之计行事。

同时又下旨派宇文士及为并州道安抚大使,前往太原抚慰军民。同时还让他给李逸传旨嘉奖,皇帝直接把独孤怀恩所有家产都赏赐给李逸。

河北,黎阳。

大唐曹国公李世绩又成了大夏东海郡公徐世绩,

总管府内,

徐世绩和心腹郭孝恪喝着茶。

“最近河东的局势,你也看到了吧”徐世绩问。

“嗯,刘武周去年攻势那么猛,势如破竹南下,唐军屡战屡败,眼看着都要被打到关中了,谁能想到,现在刘武周就已经要不行了。”

“是啊,刘武周很快会败亡,他胃口太大,若是他步步为营,夺取并州后,止步于雀鼠谷北,先拿下浩州,南拒雀鼠谷,然后积聚实力,一两年再南下,或是扫平泽潞、隰慈,

那完全不弱于今日之窦建德。

可他把战线拉长上千里,却不能扫平身后的浩州打通雀鼠谷,必然要败亡的。”

郭孝恪笑道:“估计刘武周也想不到,他最后是败在一个十七岁年轻人手里吧

说起来,这位李无逸身上,倒有几分总管你的影子,也是年少成名,军事奇才啊。

一年多时间,能从一个道士,到如今封汾阳王,真是不可思议。”

“我可比不过他,”徐世绩摇头道,他经常说自己年十二三时为亡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惬则杀人。十七八为佳贼,临阵乃杀之。二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

郭孝恪河南许州农家子出身,年少时也因不事生产而被视为无赖,他清楚徐世绩家原是曹州豪强,后来迁居滑州,徐世绩好结交朋友,跟翟让、单雄信、黄君汉等关系都不错。

十七岁时跟着翟让、单雄信创建瓦岗,成为三当家,劝说他们到宋郑两地劫掠运河商货,很快拉起上万人马。

“总管你威名震河南,今年也不过二十一岁矣。”郭孝恪道。

“二十一岁的秦王,灭薛举败宋金刚,十七岁的李逸,能独撑河东半边天,

而我徐世绩虽十七岁上瓦岗,隋乱以来身经百战,也曾以河南十郡归唐,

但却被窦建德打的仅以百骑逃脱,连父亲都陷于贼手,哎!”

“孝恪,我想归唐。”徐世绩道。

郭敬劝道:“我观这天下最终还是李唐的,但如今总管虽为窦建德攻取数城,取得其信任,可一来徐公还在窦建德手中,二来我们总不能就这样空着手回长安吧”

“窦建德先前席卷河北,河南诸州郡纷纷望风归附,然窦建德对河南征派钱粮较重,引的许多原义军首领的不满,

而孟海公据曹、戴二州,拥众三万,自称宋义王,既不附郑也不降夏,总管可上书窦建德,就说曹、戴二州户口充实,如果发大军进取二州,指日可破,

得曹戴后,再进逼徐、兖,则黄河之南将彻底归属大夏。

窦建德现在几乎拥有除幽州外的整个河北,他肯定会愿意南下,到时窦南下,必令总管率军会合,到时寻机掩袭其营,杀之,便可救回徐公,并以窦建德首级和其土地归唐,

那时,总管之功,岂不比李无逸守浩州之功更大

长安天子必将封王酬谢总管。”

李逸也不是真正的皇族,也是列属籍的,而徐世绩此前以李密旧地河南十郡和黎阳兵马归唐,也是赐国姓,属籍宗正,和李逸一样身份。

那罗艺在幽州能赐姓封王,李逸守个浩州也能封王,他李世绩斩了窦建德不得封王

徐郭二人都是隋末乱世死人堆里杀出来的,他们眼光敏锐,已经看出来当今天下,各方势力中真正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是关中李渊。

“好,我这就上书窦建德。”

郭敬又提议,“河南诸部多是总管旧部,可以暗中联络,到时一起起事。”

徐世绩想了想,“李文相是我结义兄弟,如今他率五千人马据守河阳中潬城,你先跟他联络,等窦建德南下,他肯定也会奉令带兵会师,到时我们一起动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