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1566:摄政天下 > 第621章 再打一次江山!(6K大章)

第621章 再打一次江山!(6K大章)(1/2)

目录

第621章再打一次江山!(6k大章)

近来南直多雨。

时人并不懂的夏秋台风,更是一波接着一波席卷上岸。

南京城中。

一场狂风裹挟着暴雨过境。

空气都变得冰冷了起来。

然而。

李春芳却满面涨红,脸上带着汗水。

“这就是你们要做的事情!”

“你们便是要这般咄咄逼人,如今就连逼死了人也无动于衷!”

“陛下龙驭宾天,新君即位,国政更迭,你们便趁着这等时节窃掌权柄,行此倒行逆施之事”

这位前任内阁辅臣,如今的李少师,出离的愤怒。

而坐在他面前的胡宗宪却神色漠然,静心定气的当着李春芳的面喝了一口茶。

李春芳似是觉得受到了羞辱,双手重重的拍在桌子上,愤然起身:“胡龙川!老夫还没死!老夫还是大明朝的三孤少师!”

胡宗宪放下茶杯,将守在廊外的厂卫官兵驱散。

而后抬头看向李春芳,点了点头。

“李少师息怒,朝廷历来公允,即便入京你不在中枢,却也是我大明朝的少师,没人会不认。”

李春芳目光一闪,而后怒声道:“既如此,你胡龙川就该下令让外面那些虎狼回营,停下诛戮!”

胡宗宪却只是摇了摇头:“精锐之师,便如利刃,岂有出鞘不见血之理,如今说甚都晚了。”

若非如今李春芳是江南明面上的话事人,自己决然不会耽误时间坐在这里,与他说这些话。

白白的浪费时间。

李春芳只觉得胸中一阵气血翻涌:“奸佞!奸佞!我大明朝早晚是要亡在你们这些人手上!”

胡宗宪抬头,双目锋芒毕露,刺向李春芳。

“李少师该知晓规矩的,难道不在朝中便忘了谨言慎行的道理”

李春芳却不管这些,怒声道:“既然你们还认老夫这个三孤少师,若你们还要徒增杀戮,老夫便抬棺乘舟入京!老夫要到新君面前弹劾尔等!”

“老夫要告到北京城去!”

“老夫要告到皇帝面前!”

严讷惨死虞山兴福禅寺的消息昨日已经传来,李春芳听闻之后痴呆了半个时辰。

加之如今整个南直、浙江被株连无数人家。

虽然自己不曾见到那等残卷人寰的场面,但也能想到往日里多少相熟的故人,满门被抄斩,一颗颗脑袋滚滚落地,遍地血流成河。

这让他如今呼吸间,都觉得空气中充满了血腥味。

胡宗宪却是眉头一凝。

他目光深深的看向李春芳,见对方依旧是满目愤懑,也不再多言,只是转头看向远处的官兵。

官兵上前。

很快就将一份厚厚的簿子放在胡宗宪面前桌案上,随后又无声退下。

胡宗宪则是伸手按在厚厚的簿子上,轻叹一声看向李春芳。

“李少师。”

李春芳目光怨恨的盯着胡宗宪,余光扫向被对方压在手掌下的簿子,冷哼一声,未曾回话。

胡宗宪微微一笑,对此不置可否,而是有些唏嘘道:“如今南直隶、浙江两地,京营八万兵马分驻各地,东厂、锦衣卫齐出,已然查抄抗旨枉法士绅大户计两千七百余户。确如少师所说,这期间杀了不少人,也算得上是滚滚人头落地,江南血流成河,破家灭门无数。”

一阵冷笑声,从李春芳的嗓子里发出。

他的脸色阴森可怖,冷冽无比。

胡宗宪却又转口道:“但南直隶、浙江摊丁入亩一体纳粮的事情必须要推下去!这是国策!是干系我大明朝往后百年盛世的大政!谁也不能阻拦,凡敢对抗者杀无赦!”

李春芳张着嘴,从嗓子里发出刺耳的声音:“那你们就等着将整个江南的人都杀光吧。到时候江南千里空穴,你们想做什么都可以。”

胡宗宪摇了摇头:“少师,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朝廷这一次的目的是什么。你们觉得天子与百姓共天下,而百姓是指你们这些人,非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过往被你们称之为黔首泥腿子的人。但如今朝廷并不认你们这个理,你们不是百姓,整日里想着要做汉唐之时的门阀世家,可你们也做不成。便是前元的包税,你们如今也别想做成。”

他忽然觉得李春芳这些人有些可怜。

前元已经亡国二百年,如今草原上所谓黄金家族的传承部族,也不堪一合之敌。

而李春芳、严讷、徐阶这些出身江南,他们的先祖过去在前元享受过包税制风光时日的后人,竟然还在幻想着回到过去

可朝廷难道不知道他们的算盘

若他们当真重新拿回包税权,下一步就是经过几代人的经营,重现汉唐故事。

他们是要做新的门阀世家!

世家永远是世家,黔首永远是黔首。

这才是他们的目的!

李春芳愣了一下。

他没想到胡宗宪会将他们江南士绅大族最后那点谋算也给戳穿挑破。

而胡宗宪只是摇头唏嘘道:“青史早已写明,门阀世家是成不了大事的。若是按照严少师在昌平报上最新一篇新学论上说的,门阀世家已经被扫进垃圾堆了。你们享大明二百年国祚,世代富足,各种优待,该是明白知足常乐,而非不知天高地厚,幻想再在中原重现世家门阀。”

李春芳神色已经有些变化,脸上带着些发愣。

“你们不能这样……也不该这样……”

胡宗宪冷笑着摇摇头:“不这样该怎样难道要等到朝廷从江南再收不到一两税银,收不上一石粮食等到关外的贼子步步做大而我朝边军将士无军饷军粮可用,等到大明朝国破家亡”

说完后。

胡宗宪见李春芳还要争辩一二,当即一挥手,手指重重的敲了敲已经被他压在手下许久的那份簿子。

“李少师,我们这次是杀了不少人,也抄了不少人家,也如你所说一样使得遍地破家灭族。但……”

“扬州府兴化县李家,李少师可知近况如何”

李春芳心中一跳,赶忙低头重新看向被胡宗宪压在手下的那本簿子,他开始变得犹豫起来。

胡宗宪则是嘲讽的冷笑道:“当年朝廷查华亭徐,查出来田地数十万亩,为奴为佃者成千上万。今日本官也瞧了瞧兴化李,虽说比不上华亭徐,可若是当真细论,只怕江南那三千七百余户里头,又得要……”

“胡龙川!”

李春芳终于怕了,急声开口,打断了胡宗宪尚未说完但意思已经明显的话。

他的眼里带着不安和惊恐。

胡宗宪则依旧是神色自若,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的看着李春芳。

终于。

李春芳软软的坐下。

他低着头,肩头有些颤抖。

沉寂许久后,李春芳重新抬起头。

“朝廷广释仁政,南直、浙江摊丁入亩、一体纳粮,定会繁杂如麻,老夫……老夫亦可担事,为朝廷分忧,缓江南人心动乱浮躁。”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

李春芳俯身看向胡宗宪:“老夫还有一幼女正待字闺中,可送入昌平侯府!老夫长子一房,另有孙女几人,亦可尽都送入宫中,敬奉天家!”

看着为求自家活路,要将整个江南出卖做带路党,还要将家中女子都送去京师的李春芳。

胡宗宪默默一叹。

他摇了摇头道:“少师既然已经来了南京,不妨多住上些日子。本官近日亦要上疏朝廷,禀明近来江南诸事。届时……”

在李春芳期待的注视下。

胡宗宪终于是继续说道:“李少师今日所言,本官可代为一并禀明中枢。”

毕竟是前任内阁辅臣,如今还带着三孤少师的尊荣。

自己不可能真将兴化李家抄没问斩,朝廷也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至多也不过是如当初对待徐阶一样将其流放千里之外。

如今李春芳要在江南当带路党,要把家中女子进献,自己没有处置权,一切全凭中枢决断罢了。

而得了胡宗宪的回话后,李春芳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

京师。

虽然严绍庭要求京畿禁严,但也不可能让帝国一直处于封控状态,至少隆庆皇帝驾崩这件事,还是得要昭告天下。

如今镇远侯顾寰带着京营震慑江南。

大局上来说,也基本不会出什么乱子。

只需要继续严防流向关外的消息即可。

于是京师便在这种外松内紧的状态下,一步步的处理着先帝驾崩,新君登极即位的事情。

得益于这些年国库愈发充盈。

朝廷现在操办大行皇帝丧葬以及太子登极即位的事情,都显得很是从容。

即便是再加上用兵江南所带来的巨量军饷粮草调动,也不曾让户部的官员们如过去一样到处哭穷。

而小屁孩朱翊钧到底还是成了大明的新一任皇帝,年号万历,明年天下改元。

大明终于是进入到了一个可期的长久政局稳定的阶段。

只是近来。

随着南边的消息涌入京师。

原本还相对平静的中枢朝堂,也终于是开始出现了不一样的气氛。

胡宗宪、顾寰、徐文璧等人在江南杀的是血流成河。

京师,也开始变得人人自危。

谁也不知道中枢什么时候,就会将正在南直隶和浙江做的事情,转移到如湖广、两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

而随着江南三千七百余户士绅大户人家被抄家诛灭的详细,一一传入京中。

朝堂之上,总是有不少官员与这些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不是同年同学,便是故交好友,又或是儿女亲家。

这一天。

又到旬日。

按例,朝廷要举行大朝会,皇帝要在皇极门前御门听政。

事实上,最近自朱翊钧登极即位之后,也是这样做的。

起初按照高拱等人的商议,是不准备让年幼的新君如此辛苦,但其实是觉得新君年幼,就算是御门听政也听不出个所以然,倒不如更加重视在文华殿的小会,多多勤勉经筵和日讲,等成年后才亲政。

对此。

就算是已经回京,借着先帝驾崩、新君即位之际,终于入阁的张居正,也持有相同的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