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美国又赢了! (求订,求票)(1/2)
白宫东厅的水晶蜡烛吊灯将整个房间照得通明。布坎南总统坐在桃花心木办公桌后,桌上摊开着一份刚刚从国会送来的《排华法案》。墨水盒边搁着一支鹅毛笔。
参议院临时议长杰西·布莱特站在总统左侧,右手捧着一本《圣经》。众议院议长威廉·彭宁顿立在右侧,手里攥着表决记录。他们身后站着两党领袖——民主党的斯蒂芬·道格拉斯和共和党的撒迪厄斯·史蒂文斯。
“先生们,请让一让。”《纽约论坛报》的霍勒斯·格里利挤到前排,笔记本已经翻开。他身后跟着《巴尔的摩太阳报》的记者,好像只木头箱子一样的相机被架在了三角架上,正准备记录下这个重要的时刻。
布坎南总统抬起浮肿的眼皮,扫视满屋子的政要和记者。他的目光最后落在角落里的加州前州长约翰·比格勒身上。这位蓄着海象胡须的老政客看上去异常兴奋——在《排华法案》得到通过后,他就辞去了驻智利公使的职务,准备返回加州去领导排华了
“今天,”布坎南的声音突然拔高,“我们见证了美利坚合众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之一!”他抓起鹅毛笔,在墨水瓶里蘸了蘸,“这是美国白人劳工的胜利!这是自由民主的胜利!这是.这是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胜利!”
美国总统猛地完成签名,然后放下了手中的鹅毛笔。掌声像炸雷般响起,民主党领袖道格拉斯甚至带头跺起了脚,震得墙面上华盛顿总统的画像都微微颤抖。
来自纽约的著名记者格里利唰唰记录着,突然举手:“总统先生!《排华法案》第一条禁止华人劳工入境,联邦政府准备如何执行?“
房间安静下来。布坎南露出政客特有的微笑:“亲爱的格里利先生,移民管理是神圣的州权力。联邦政府只负责批准法案,具体执行.”他转向比格勒,“恐怕要仰赖各州的爱国热情。”
比格勒像听到发令枪似的跨前一步:“我已经辞去驻智利公使职务!”他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下周就启程回加州。只要加州民兵行动起来,旧金山港不会再放一条中国舢板靠岸!”
掌声再次爆发。布坎南趁机抹了把额头的汗珠——这个老家伙的热情有点太高了,他是要玩真的还是只想借着排华捞钱?
收起心中的疑虑,总统大人又接着道:“这正体现了我们伟大的州权原则!美国又赢了!”他忽然从抽屉里取出一卷用蓝丝带扎着的文件,“顺便宣布一下,我将任命威廉·H·华莱士先生为华盛顿领地新总督。”
史蒂文斯的手杖突然在地板上重重一磕。这位激进共和党人眯起眼睛:“华莱士?那个在俄勒冈建州活动中非常活跃的辉格党人?”
“正是。”布坎南解开丝带,文件哗啦展开,“由他全权负责华盛顿领地的排华事务。相信我,先生们,这将是美国的又一次胜利!”
《纽约先驱报》的记者突然插话:“总统先生,法案第二条禁止华人归化公民,可是1789年的《归化法》不是早就规定了归化权仅仅限于‘自由白人’吗?”
“是的,”美国总统点点头,“美国的公民权专属白人.但是1790年的《归化法》对于白人的定义不明确。需要白到什么程度才算白人?有些华人也长得很白,甚至比来自欧洲的白人还白,那他们算不算白人?现在有了《排华法案》.只要是从中国来的,皮肤再白,也不符合1790年《归化法》中‘自由白人’的定义。”
布坎南顿了顿,又道:“当然了具体执行还是在州法院。”他转向格里利,眨眨眼,“又是州权的胜利,不是吗?”
道格拉斯突然清了清嗓子:“第三条允许各州限制华人购置土地”他意有所指地看向史蒂文斯,“宾夕法尼亚州准备怎么做?”
共和党领袖的嘴角扯出冷笑:“这取决于宾州的议会、法院和州政府。不过请记住我们反对华人是因为他们道德败坏,而不是因为他们的肤色。如果他们和黑人一样勤劳、诚实、温和,共和党人绝不会投票同意《排华法案》!”
等共和党的领袖表完态——排华不等于排黑!
布坎南这时举起签署好的法案,任记者们拍照。镁粉燃烧的白烟中,他瞥见记者正手速飞快地在本子上进行记录。明天或是后天,美国东海岸主要报纸的头条应该都会刊登这张照片——总统签署《排华法案》的历史性时刻。
“先生们,”布坎南最后又提高了嗓门,“别忘了报道重点——今天,在我的领导下,自由战胜了奴役!民主战胜了专制!美国,又一次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