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世界各国破口大骂(大结局)(1/2)
第500章世界各国破口大骂(大结局)
他说完后。
钱五师陷入短暂的震惊当中。
即便有预料,会是相当惊人的东西。
可哪怕想破脑袋他也想不到,竟然这么惊世骇俗!
空天母舰!
这要是造出来,其他国家拿什么和他们打!
“不过想要实现跨域切换,恐怕不容易吧。”钱五师很快回过神来,道。
他并没有因为空天母舰夸张就觉得李暮是在说大话。
毕竟事实证明,但凡是李暮研究的东西,最终都能够从成功。
“确实有点难,大气层内飞行,需要高效的涡轮发动机或混合动力系统,太空飞行需要离子推进系统。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无缝切换的推进技术……”李暮侃侃而谈道。
这些年他也搜集了不少后世对空天母舰的研究资料。
虽说很多东西都还不成熟。
但提前拿出来,也没有什么问题。
反正先研究着,自己这代搞不完,就让下一代搞,下一代没搞完,还有下下一代。
人类的文明,本身便是一篇薪火相传的伟大史诗。
只要坚持下去,总有成功的那一天。
……
结束1周的假期后。
李暮重新回到研究自己的研究节奏当中。
那一晚和钱五师畅聊关于空天母舰想法,让他也为自己的未来,定下了一个目标。
就是为下一代的科学家们,奠定空天母舰的研制基础。
至于造出来。
这他倒是没想过。
毕竟能在有生之年把六代机、42马赫洲际d弹这些强大的军事武器搞出来,他就已经相当知足了。
……
自此,夏国73年这一历史上走向兴盛的转折点,就此过去。
帝和老大哥面对默默无闻当了8年小老弟的忽然崛起,虽说气愤不已,但也发现自己根本没法反制。
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
他们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将夏国解决。
而且即便解决了,也得担心另一方会不会趁火打劫,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因此最后也只是撤走了因为一些科研项目为夏国提供的资源,作为象征性的警告,便无疾而终。
顺利度过这一危机后。
夏国也算是放开了一些手脚。
73年年底,玄武-2号主战重坦问世,实战演示碾压世界上任何一台型号的坦克!
74年2月,第3代超算数据公布,500亿次每秒的运算速度震惊世界!
75年4月,探月-1号空间站飞向太空,同时向与夏国建交的国家,提供卫星导航服务。
……
随着夏国的发展越来越快。
老大哥和帝终于回过味来。
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哦,是了。
这么多东西都搞成功了。
机械狗和天基工程你现在还跟我们说还没搞出来
诈骗!
赤裸裸的诈骗!
意识到这一点后。
两国当即打算找夏国算账。
毕竟平白无故被忽悠了十多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结果他们一点收益都没有。
光看到夏国科技起飞。
这能忍
当然——可以。
就在帝和老大哥联合大嘤、法蓝西等一些后续参与到天基工程和机械狗的研究工程的国家准备发声的时候。
夏国公布了最新威龙-2号战斗机的数据——隐身性能、先进航电、超音速巡航……
这个消息一出。
帝和老大哥瞬间不吱声了。
虽说只是数据。
但谁敢赌夏国没有。
于是除了西方媒体好一阵鼓吹夏国蓄谋已久,意图挑起战争的阴谋论之外。
无事发生。
当然,只是表面上如此。
面对愈发强盛的红色联盟。
帝迫切的需要一个能够抗衡的盟友。
在他们眼里,夏国爱不爱和平先不提,至少表面上从来没有主动和他们竞争过。
相反,红色联盟却虎视眈眈,一直在爆兵造大蘑菇,一副随时打算开战的样子。
这种情况下,和夏国合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就是得小心一直发育的夏国什么时候超在他们的前头。
不过老大哥那边,态度其实也开始变化了。
毕竟不要命地发展重工业和军工业,代价还是相当昂贵的。
再继续下去,经济迟早得崩盘。
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寻找其他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帮忙。
而留给他们的选项,也只有因为靠着半导体产业起家,一步步成为仅次于帝的经济体的夏国。
帝、老大哥:“咦,怎么感觉好像被套路了!”
……
1975年的夏末。
结束了一段研究的李暮,回到家中。
车子刚刚在小楼外停下。
听到声音。
一道小小身影便迈着小短腿,从里面“噔噔噔”地跑了出来,扑入他的怀中,撒娇道:
“爸爸”
“哎,小瑛想我没有啊。”李暮笑着将女儿李瑛一把抱了起来,道。
李瑛甜甜道:
“想”
“乖,来,爸爸给你带了礼物,看看喜不喜欢。”李暮将手中的礼盒拿了出来,道。
李瑛却没有看礼物,反而道:
“我不要礼物,爸爸回来我就很高兴了!”
“真乖。”李暮宠溺地摸了摸女儿的头发,道。
就在他和女儿说话的时候。
小楼中再次走出一个人来。
12年的时间,让她褪去了青涩,丰腴了许多,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李暮的心神。
他放下女人,走上前,抱住王娅,道:
“小娅,我回来了。”
“一去就是半年,你还知道回来啊。”王娅忍不住小声埋怨了一句,却怎么也舍不得将头从丈夫的怀里离开。
李暮满是歉意,道:
“这次上面给我放了1个月的假,可以好好在家陪陪你们。”
研究的事情,他确实放不下。
很多东西,只有他能做,也只有他可以做。
不过这种情况,也不会持续太久的时间。
12年的人才培养,夏国也有了一批能够用的人才。
等其再成长几年,能够胜任研究项目的关键岗位,他也能够“退居二线”,轻松上许多。
当然,其实现在已经有不少人能用可用了。
只不过李暮还是不太放心。
毕竟超越了帝和老大哥后。
夏国的前方,就再没有可以借鉴的对象。
他辛苦一点。
便能让一些关键领域少走许多弯路,为国家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以及最重要的时间。
“真是‘放假’”王娅忽然揶揄道。
闻言,李暮略微尴尬了下,看了看一旁用崇拜目光看着自己的女儿,连忙转移话题,道:
“当然是了。”
“对了,小邛呢,他怎么没出来。”
“今天不是周末嘛,跑出去玩了”
李邛,他的儿子,和李瑛是双胞胎。
王娅道:
“我倒是希望他能跑出去玩。”
“整天在房间里学习,劝也劝不动。”
“上次因为成绩排名下降的事情,还偷偷哭了好久。”
他们的这两个孩子,就是两个极端。
李瑛性格天真烂漫,学习上一点儿都不上心。
李邛却倒了过来,自懂事起便发奋学习,和同龄的孩子都甚少玩乐,只爱读书看书。
“没事没事,等我去把张凯家的那个疯丫头叫来,保管让他学不下去。”李暮笑道。
听到这话,一直抱着李暮贴贴的李瑛眼睛一亮,她和张凯家的女儿,关系十分不错。
——都是爱玩爱疯的主。
王娅却有些忍俊不禁,道:
“哪有你这样当爹的,儿子爱学习你还不乐意。”
“他才几岁,玩都没玩好学什么习,走,把他拉下来,咱们去球场练练。”李暮笑道。
说着,他先是让关建民去大杂院一趟,将李奶奶等人接过来。
然后又让其顺带去和张凯、李建两人说一声自己回来的事,让他们带着孩子过来聚一聚。
做完了这些。
他才带着王娅和李瑛,上楼去将还在埋头苦读的儿子拉了出来。
被他拉着的李邛还有些不乐意,道:
“爸爸,我要学习!”
自小被背负着“李暮之子”这个名头。
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行啊,学可以,今天你能在我手底下进一个球,我就让你学!”李暮强硬道。
听到这话。
年仅十岁的李邛,看着1米2不到的自己,和自己1米8几的老父亲,大脑陷入了短暂的宕机。
直到被妹妹李瑛拉着,他才回过神来,道:
“爸爸,你耍赖,我怎么可能打得过你!”
“那一会儿你张叔叔家的丫头也回来,你和她打。”李暮道。
闻言,李邛连忙道:
“不要,我和爸爸你打!”
和李暮打,或许会输。
但和张凯家的重量级妹妹打,以其自小横冲直撞的性格,他最好的结果,都是被撞个大马趴。
见到李邛苦瓜一样的脸色。
李暮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旋即,他拉着王娅,牵着儿子和女儿,走过阳光明媚的林荫小道,前往篮球场。
金灿灿的阳光,洒在他们的肩头。
在球场和儿子“大战”三百回合,打得儿子眼泪都急得快要流了出来的李暮。
想到郭默让他“退居二线”的提议。
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好像也不坏。
……
历史继续向前。
世界的局势虽有所变化,但总体上的发展,并没有偏离原定的轨迹太多。
只不过夏国的发展,更早地进入了辉煌时期。
一直到帝在打败北熊后,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才开始着手进行针对。
但这时候帝才发现。
夏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膨胀到了一个令他们解决不了的地步。
因此,帝转而在经济上,展开大规模的制裁行动。
但夏国就像是早有预料,立刻展开反制。
搞技术垄断
在半导体、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等科技领域,夏国可谓一骑绝尘,根本不带怕的。
反倒是帝和其盟友,要担心夏国不肯将高端芯片、eda软件和euv光刻机这些东西卖给他们。
至于通过政治和军事同盟,拉拢其他国家共同制裁。
就更难了。
毕竟夏国的伙伴也不少,而且其他国家也不傻,不会随便掺和到这种霸主之争当中。
所以唯一留下的方法,只剩下金融制裁。
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约60%,国际贸易结算在40%以上。
如果切断夏国实体与元体系的联系,势必会对夏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夏国也有着自己的应对。
利用本国货币跨境支付系统、数字货币、增加本币结算等等方式,和帝打起了长期擂台。
不过这种情况也没有持续太久。
在10年4月1日。
055大驱破开太瓶洋汹涌的海浪,六代机的身影划破o大陆的上空,42马赫的洲际d弹精准地落入指定海域。
帝和一些针对夏国的国家,立马转变了态度,打算将矛盾放回谈判桌上来解决。
毕竟要是再继续针对下去。
他们该担心的就不是能不能搞垮夏国的问题。
而是夏国会不会直接掀桌子。
真打起来,帝和夏国谁会赢,他们不清楚。
但他们绝对会遭殃。
毕竟两个大国都不可能将主要战场放在自己的国家境内。
说不定打到最后,夏国和帝握手言和。
留给他们一地的疮痍。
……
来到2050年的夏天。
京都,一所中学内。
朝阳明媚,教室内传出琅琅书声。
窗明几净的课堂内,历史老师张伟正在为高一的学生们讲解着近现代的科技发展历史。
他说道:
“我们的科技发展,可以以上世纪的60年为分界线,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国家处于技术的积蓄期,依赖于北熊的帮助,完成了一部分重工业和军工业的建设。”
“在这之后,便进入了爆发式地增长时期,钢铁冶金、半导体、计算机等等等等领域,都开始追上,甚至反超帝……”
教室内安静无比,只有张伟的声音回荡着。
他的语气包含激情。
即便已经的当了二十多年的老师,这些内容也在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面前讲了一次又一次。
但说起来依旧让他感觉到心潮澎湃。
很快,他开始提问,笑着道:
“问你们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暮先生的出现!”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出答案道。
闻言,张伟重重地点点头,道:
“对,是李暮先生的出现。”
“在我们国家,很少会将一段历史的成就,归功于一人。”
“但只有李暮先生是特殊的,他的出现,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当时我国科技发展的漫漫长夜!”
他说完后。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最近西方媒体说我们国家是获得了外星科技,才发展的这么快,根本不是李暮先生的功劳,您觉得有这个可能吗”
听到他的话后。
坐在
“绝无可能。”张伟斩钉截铁道:
“同学们,你们要有自己的辨析能力,这些言论都是西方国家的阴谋,目的就是为了让污名化我们的英雄!”
举手的学生道:
“老师,我没有不相信李暮先生的意思。”
“只是觉得奇怪。”
“为什么在60年代这么厉害的李暮先生,在得到软件工程之父的成就后,便没有再有什么科技成果了呢”
张伟笑道:
“那是国家没有公布而已,那一代的科学家们,为了科技的发展,隐姓埋名是常有的事情。”
“而且李暮先生也不是完全没有消息。”
“现在我国有很多科学家,比如六代机的总设计师、055大驱的总设计师,都公开表示师承李暮先生……”
他一一地列举当下夏国科研界一些大佬的名字。
不客气的说。
夏国学界现在的一圈大佬,都和李暮有联系。
当然,也正因如此。
听到这些的学生们,反倒更加疑惑了些。
举手的学生继续道:
“可是李暮先生只有一个人,真的能完成这么多的东西吗,而且国家也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
他的话也引起了学生们的讨论。
毕竟对于李暮这个历史人物,还是有许多谜团的。
年少成名,很早便成为全国知名的科学家,研究领域广泛,成绩斐然,还被授予“人民科学家”的美誉。
这样的人物,在80年代后便忽然销声匿迹,确实让人奇怪。
“这个问题,我想你们应该自己去找答案。你们是这所‘李暮中学’的学生,如果足够努力的话,或许能接触到一些国家机密。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记得告诉老师哦。”张伟笑道。
他其实也不敢肯定。
毕竟历史书上的记载,确实是过于夸张。
只可惜这个答案,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历史老师,是没有办法得知了。
不过这些学生们还是有机会的。
举手的学生耍宝道:
“行啊,但老师我们敢告诉您,您敢听吗”
“不敢。”张伟果断道。
速度之快,语气之坦然,让教室内的所有学生一时都有些忍俊不禁。
见状,张伟道:
“这有什么好笑的,国家机密容不得儿戏。哪怕你们以后不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也要谨记着一点。”
“好了,扯远了。”
“接下来我们继续说一说我国近代农业的发展史,我们需要关注两个重要的科学家。一位是原农平先生,至于另一位……”
他故意拉长了音调。
“是李暮先生!”
“没错,原农平先生曾经说过,他之所以能够研制出杂交水稻,多亏了李暮先生的帮助,话说当年……”张伟又开始聊了起来。
学生们倒是不介意他讲一些书本外的内容。
毕竟翻开夏国的近代发展史。
第一章的序言,便是对李暮的简介。
然而其本人身上笼罩的迷雾实在是太多,唯一能够查到的资料,也只有在70年代拍摄的一部《李暮传奇》。
但电影中只提及了李暮在大学时期左右取得的成就。
至于往后去到了什么单位工作,研究出了什么,根本查无可查。
这也是之所以那些西方媒体敢肆无忌惮地抹黑的原因,毕竟他们本国人也不是特别了解。
就在张伟说得兴起的时候。
忽然,学校的广播内传来声音,道:
“请全校师生注意,立刻到操场集合!”
“请全校师生注意,立刻到操场集合!”
“请全校师生注意,立刻到操场集合!”
……
声音一直重复了好几遍,才逐渐停下。
听到广播的张伟,当即带着学生们,有序前往操场。
用了10分钟左右。
李暮中学2000多名师生,便在操场上排成了有序的阵列。
只不过因为人数太多,难免有些嘈杂。
就在学生们抱怨着又要听无聊的讲话的时候。
站在上面的老校长,缓缓走上主席台。
在他的身后,伫立着一尊铜像。
铜像的面孔十分年轻,一身中山装,目光淡淡,注视着远方,仿佛透过历史的迷雾,看到了现在。
老校长站在铜像前,目光满是哀伤。
他没有说话,只是长久的沉默着,背影苍凉而又寂寥。
的老校长。
每个人的心中,都仿佛有一种要发生什么大事的感觉。
过了许久。
老校长才勉强抑制住悲痛的情绪。
他缓缓地拿起手中的一纸通知文件,用颤抖的声音,道:
“就在刚刚,我们的国家,永远地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李暮!”
……
2050年9月17日9时22分。
夏国官方发布讣告,宣布著名科学家李暮先生,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内容十分简单。
没有提及李暮生前的功绩,只有一句简简单单的通知。
天谙门广场,国旗降半旗致哀。
互联网上的一切内容,都变为黑白画面,以示对其逝世的哀悼。
新闻媒体循环报道着李暮生前对国家的贡献。
不过人们感伤缅怀的同时,倒也没有太过惊讶。
毕竟像李暮一样功勋卓著的科学家,陆续凋零是不可挽回的事情。
虽说李暮非常著名。
但相比于钱五师、于鸣等这些大佬。
在80年代后便没有成果现世的他,还是要差上一些。
但紧接着。
夏国官方平台便开始公布一些曾经被封存的机密。
首当其冲的。
就是被世界各国情报部门研究来研究去,最终给出“夏国一定是获得了外星科技”的秘密。
——河图、天工、造物的身份,其实都是同一人。
而那个人的名字,不言而喻。
消息一出。
举世皆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