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188章 水渠

第188章 水渠(2/2)

目录

周益民说道:“水利工程,利国利民,应该积极参与。”

尽管那引过来的水,不一定能造福周家庄,但对大局而言,确实是好事。引过来的水,到红星公社估计都没剩多少了,哪轮得到他们周家庄用周家庄离红星公社还有点远。

老支书苦笑,道理是这个道理,他也懂。

周益民又说:“抽走30个人,对我们村影响不大。”

得!有这句话,老支书和大队长的心安定了不少。既然益民都这么说,那说明他心里是有底的。

“到时候,我们也引些水过来”王村长提议。

如果不说,引水渠的水,基本上就是供应红星公社中心区域的耕地,和周家庄、上水村这些偏一点的村子就没啥关系了。

王村长多少有点不甘心。

毕竟每个村子都是出了人的,但最后却没有落到实惠,心里服气才怪。

如果不需要他们村出人力,但没他们的份,情有可原,也就不争了。

王村长鸡贼,他清楚,自己一个村子开口,肯定是没什么卵用。但如果联合几个村子,一起提议,公社那边总得给点安慰吧

“行,你带头,我们周家庄会响应的。”老支书可不想当出头鸟,但要是有村子起了头,他不妨跟着说几句,争取、争取。

周益民无语,等密云的水,恐怕短时间内盼不到。

没错!前世,京密引水渠第一期工程很快完成,1961年就开始向京城的城区供应淡水资源。

第一期工程,政府没有全部动员农民参与,而是抽调城市基础建设、水电工程及商业系统的职工约5万人参与此次的建设。

除此之外,再从党政机关、学校抽调5千人,并招收一些农民工支援建设。

工期只有五个月左右,速度不可谓不快。

但也导致水渠小,水流量不足,不能满足水渠沿途的地区用水需求。于是,仅仅往城区供应淡水,像他们这种京郊地区,暂时是用不上的。

无论是粮食,还是淡水等其他资源,向来都是先紧着城区,农村则是缓一缓。

王村长郁闷地翻了个白眼,但也无话可说,毕竟这是他提出来的主意。

“那我们的水库……”大队长刚说出口,很快意识到这里有外人,立即收住嘴。

“你们的水库”王村长满脸疑惑。

“没什么,你还有什么事吗”老支书开始赶人。

周益民笑了笑,其实,修水库的事,根本藏不住,毕竟那也不是小工程。再说了,修水库不怕别人知道。

“不是,老周,咱们上水村跟周家庄的关系,有啥没必要藏着掖着呀!”王村长急了。

生怕错过机遇。

“我们打算在后山那边修一座水库。”周益民干脆告诉他。

老支书和大队长一想,这好像确实没必要隐瞒。

“啊!修水库你们后山那边有水吗”

没有水的话,修什么水库

“不可能一直不下雨的吧修水库,只是为了储蓄雨水,为未来做准备。”老支书说道。

就算没有雨,难道也没有雪吗等冬天下雪,雪融化,就有水了呀!

再说,后山以前是有一条小溪的,但去年开始干涸了。或许不用多久,会重新有水流淌。

王村长不说话了。

感谢08a兄弟的200打赏,di1982兄弟的100打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