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恨不能年轻二十年(1/2)
第269章恨不能年轻二十年
激情,针对科研的激情!
这个时候走向科研这条路的初心是什么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乔喻也没说什么大道理。
但对于个人来说,名跟利本就是最基础的驱动力。
如果不是对未来还有追求,这些人也不会费那么多心思去申请乔喻的项目。
光是要过单位里报名那一关,都要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更是还要参加考试。甚至很多人还是深怕选不上,还专门找了关系。
费这么大劲儿,才进项目组,自然都有各自的想法。不说所有人都一样,但绝大部分的初衷还是为了自我未来的发展。
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还能获得国家跟大名的认同,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虽然乔喻没提,但他们当然知道要实现乔喻说的那样,设计出能够直接面向市场的消费级电脑,需要多少资源。
但其实大家并不太在乎这些。乔喻大概都没想到,手底下这些人,可能比他本人更相信他所能获得资源的能力。
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主要来自于双方对于菲尔兹奖的看法截然不同。
对于乔喻来说,只觉得菲尔兹奖拿的太容易了。他也就把那个奖牌当成一个很普通的荣誉而已。
一定要类比的话,大概就跟高中生看待省级三好学生这种荣誉称号差不多。
但对于这些在学术界厮混了半辈子的人来说,非常清楚菲尔兹奖也好,诺贝尔奖也好,从来都不是一个荣誉那么简单。
尤其是刚刚拿奖之后几年,他们就从没听说过刚拿世界顶级科学大奖的那些大佬们想做什么拉不到投资的。
更别提乔喻不但年轻,极具投资价值,还是出了名的产出高,效率高。最近更是刚刚压得对面科技公司跟整个金融领域抬不起头来。
不夸张的说,起码在跟着乔喻做项目的这些教授看来,乔喻如果想做什么还拉不到足够的投资,那就没天理了。
摆在现实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真不怕国外那些高科技公司跟金融集团来挖人啊!
更别提华夏自有其优势在。
不说别的,就光说这个世界最基础的发电量,就没有哪个国家能跟华夏相比。
巧的是,从乔喻的发言就能听出来,他所构造的未来通用量子电脑,将是本地算力跟云算力相结合的形式。
经典运算跟简单量子运算能搞定的任务直接本地完成。复杂的量子计算任务,则要交给量子云平台完成。
如果通用电脑这么玩,就意味着要在各地部署足够多的量子模拟云机房,才能带给消费者足够好的体验。
众所周知,这种大型机房从来都是耗电大户。所以非常适合在华夏先普及,然后再向外推广。
事实似乎也的确如此。
当郑希文把报告递交上去之后,没人敢怠慢。很快就递交到了科技部论证,随后又到了商务部开始摸底。
很快消息便在科技界传开了。当然这种大规模的研发类招标本就不可能完全保密。也没人打算保密。
东西两边科技向的竞争其实早就已经开始打明牌了。都想要优势,那就一起砸钱吧。
就好像当初的星球计划,拼到最后无非是谁家底厚谁上位。至于输了的,就只能自己玩自己的去。
感兴趣的公司的确很多。做硬件的,做软件的,国资背景的,纯粹民营的,都有。当然都是大公司。
这也是在乔喻意料之中的。
真的,这个项目他是真的看好。如果不是考虑到这种大型项目根本不是一家小公司能玩得转的,他都打算让细雨科技自己做了。
当然,这个项目搞成之后对于细雨科技来说也有着重大意义。
正如乔喻在视频会议中说的那样,只要参与了这个项目,提前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哪怕以后做点周边的生意,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对于他来说,可以做的事情就太多了。不说别的,未来量子模拟电脑跟新的操作系统真能推广,光是给开发者提供的开发环境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当然这些一般不针对个人用户。
毕竟语言开发需要商用编译器,提供更高级的功能,优化工具跟技术支持,各种插件跟扩展,以及开发接口跟软件开发工具包,等等这些。
以前是英特尔、微软赚这些钱。如果量子模拟电脑真能开始抢占经典电子计算机的市场了,这部分钱自然就能他来赚了。
如果真发展到那个份儿上,细雨科技还能顺便给小型创业公司提供远程开发环境。
等到新技术出来了,还能把老一代产品做开源处理,换取各种广告费跟捐赠……
总之老美那些科技公司针对这些基础技术如何盈利早就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完全可以把其中的价值榨得干干净净。这块只需要摸着老美那些科技公司过河就行了。
总之,只要项目能成功,这就是一片还无人涉足的蓝海。或者说在下一个风口。
唯一的问题就是,想要开拓这片蓝海需要海量的资金打底。
……
临海微电子装备总部大楼,总经理办公室内,邓茂昌正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着这份从京城下发来的文件。
已经不是第一遍看了。
说实话,对于临海微电子这样国资主导的公司来说,身为总经理很多时候不光是要揣摩商业方面的得失,更要揣摩态度。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用官方的话来说,他们不但要做利润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管实际如何,从法律上解读就是国资控股就意味着全民所有。
所以很多时候,当上面从全盘考虑需要做一些事情,自然就需要这样的企业承担更多。
当然企业也是有一定自主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