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贾张氏提议(第二更)(2/2)
“怀如你就是太惯他们了。”
“要我说他们现在都没必要去读书了。”
“不仅浪费钱,还浪费时间。”
“有那个功夫不如留在家里帮我们糊火柴盒,一个月还能挣四五块钱。”
面对贾张氏新一轮咒骂,这一次秦淮如没有马上反驳,因为他被每个月多挣四五块钱的利益给迷惑到了。
一个人糊火柴盒帮自己多挣四五块钱,两个人就能帮自己多挣钱十块钱,那自己今后每个月就能存二十五块的私房钱,一年就是三百块钱。
等将来易中海老了,没钱了,自己最起码能存三千块的私房钱。
到时候就算失去易中海,自己也能靠这三千块过上好日子。
加上现在的老百姓对读书并没有那么的渴望。
在他们眼里,有一个将来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工作比读书好得多。
除非将来可以考上大学,或者考上中专,还有机会被政府分配工作。
不然你读再多的书也要自己去找工作。
运气好的话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运气不好的话等三四年,甚至四五年都不一定找到工作。
届时还会直接被街道送到乡下当知青。
面对实实在在的利益,加上继续读书不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秦淮如犹豫了。
但当他看到小当跟愧充满渴望的眼神后,秦淮如心里一震,还是决定让她们继续读下去。
想了一下回答:“妈……”
“小当跟愧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错,说不定将来还能考大学,要不还是让他们继续读下去吧”
贾张氏没好气回答:“继续读下去对我们贾家有什么好处。”
“就算她将来考上了大学,受益的也是她将来的老公跟婆家,对我们贾家有什么好处,难道你还指望她将来结婚后从婆家拿钱补贴娘家不成。”
“再说了,大学是那么好考的吗。”
“听说现在好多学校都乱了,不管成绩再好,初中毕业都要去下乡当知青,到时候还怎么考大学,考中专。”
“与其在学校浪费时间,浪费钱,还不如留在家里糊火柴盒,多挣几年钱。”
“等年龄到了,街道让他们下乡的时候,还能自己攒一些钱带到乡下去,免得饿肚子。”
“要是现在不挣钱,等她们将来被街道送到乡下当知青,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可都要指望怀如你一个人给他们寄钱。”
“我这是体谅你这个当妈的,不是不让他们两个小的继续读书。”
“到时候留在家里糊火柴盒,挣五块钱,上交三块钱给你们妈,自己留两块钱。”
“要是每个月能挣六块钱,那就能留三块钱,一年就能攒三十多块钱。”
“你们现在距离下乡还有四年时间,可以攒一百多块钱。”
“到了乡下,这一百多块钱够你们过好几年的好日子。”
“要是没有这一百多块钱,等将来到了乡下,你们挣的那点儿共分肯定连肚子都吃不饱,万一饿死在乡下那就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