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2)
【如果一开始就带着前定论了解中国,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碰壁。
其中一种典型的错误是:把中长期的规划当成先验论的预言、造物主既定的事实。
这种错误最首要的影响在于:制定者会产生‘只要制定了规划,就等于规划完成’的谬论——这种错误总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并且一定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夏希羽,19831】
这天傍晚,当卡罗尔·关原的手术结束时,夏希羽正读着最新一期的《红旗》,却不得不为拿着一本书上门拜访的克洛伊领事解答问题。
“夏先生,您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怎么理解的?”
夏希羽一时间有些愣:我上辈子语文高考不及格,竟然有人拿这种问题问我?
是这个世界的克洛伊领事?
那没事了。
紧接着,他的脑中开始头脑风暴——从上辈子在中学期间学的标准翻译,到读大学时看到的关于阿拉伯学者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背后的先验论,再到眼前一脸好奇地看着自己的克洛伊。
最终,他决定用很严肃的语气做出了提纲挈领的陈述:“在你、林晓烨、赵黎霞以及米连娜小姐熟悉甚至信仰的一神教里,一切最终都是神忽然降下来的。但沈涵曦、我以及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认为——人类能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改良、革命与斗争,通过文明的进步,摆脱困难与不公,实现全体的解放,创造一个美好的、理想的社会。”【1】
“这是两个世界观的差距。如果克洛伊领事您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巨大鸿沟,我们之后的一切讨论、讲出的笑话都没有意义。”
说完,夏希羽直接当着对方的面,继续阅读自己手中的《红旗》。
“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您手中的期刊好像是……”
“您没读过?”
“读过,但一直不甚理解。”
“我也差不多,在这方面我没什么好避讳的。里面的很多理论文章都很深,很难懂,刘晓茉和您借给我的林晓烨在这方面有些帮助,但也很有限。”
安妮·克洛伊并不在意:“能帮上夏教授就好,我这边倒是没什么。对了,我有一件事很好奇。”
“您请说。”
“您和联席会议为什么到现在都不让微羽集团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只是合资建设一家工程建设咨询公司?”
“我不知道该怎么进入,以微羽最擅长的冻干食品为例——在国内几乎卖不出去。就算是一些特殊工种,应用率也很有限。我们既不准备搞来料加工,也没有从本地市场获得原料的计划,更不准备让国内的相关企业太快破产。”
“如果加上方舟集团呢?”
夏希羽被安妮·克洛伊的建议弄得有些懵。
“方舟集团……我记得你们好像只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制造商而已,在零售业和食品工业方面能有什么办法?”
“在林晓烨的帮助下,我理解了一些你们国家的思路。我在想是否可以请微羽集团一起合作,为微羽集团做配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