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告身(2/2)
卢汉州接过匣子不明白地看了一眼汤泰,汤泰点头示意他打开看,当卢汉州打开匣子后见到里面的东西后顿时一惊,原来这匣子中装着的居然是厚厚一迭告身。
所谓的告身其实就是官员的任命书,用后世的话来说也就是委任状。这玩意是授官的凭证,一般由用人各部开具,然后经皇帝批准后用印再经吏部审核后颁发,作为官员的当官凭据。
而卢汉州这手中的一迭告身和普通的告身不一样,是特制的空白告身,上面的姓名、官职都是空缺的,可却已盖上了兵部和总参议府的印信,看着这些告身,卢汉州的眼珠子都瞪圆了。
“这些告身你拿去,只要是三品以下军职可凭此告身填写存档后生效,具体给谁,又怎么用,你应当明白。”
“卑职明白……。”卢汉州连连点头,手中的告身虽轻飘飘的,可端在手里却如同千斤一般,至于这些告身的来历,卢汉州根本不敢多问,如没皇帝的许可凭着汤泰的职权根本拿不出这些玩意来,仅此一点就足以看出朝廷对福建之事的重视。
见卢汉州领悟了自己的意思,汤泰满意地点点头,再同他仔细交代几句后就端茶送客了。离开汤泰这边,卢汉州心情激荡,更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把装着告身的匣子小心收好,避开人这才悄悄回了自己住处。
几日后,卢汉州先见了施显,直接用告身给了施显一个正五品的军职,当拿到写着自己姓名和军职的告身后,施显整个人精神焕发,激动地脸都涨红了。
要知道施显虽是施大瑄之子,可他在郑氏集团中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而且因为没什么能力,仅仅只靠着其父在军中挂了个职务罢了,要以官职而言仅仅只是六品,六品武官而且还是虚职根本算不得什么正经官职,这也是施显一直为之不满的缘故。
而现在卢汉州居然给他运作了一个正五品的军职,要知道他兄长施琅的军职也不过如此啊!眼下一步登天就得了如此军职,这让施显喜出望外,更重要的是卢汉州还对他承诺,只要施显能够把他老爹和兄长全拉进朝廷阵营,尽心为朝廷办事,朝廷绝对不会亏待他们,到时候不仅施大瑄的将军之职能够满足,就连施琅也一样能成为独领一军的军将,从而施家就能从郑氏的附庸成为大明的将门之一。
这样的好事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把施显砸的晕头转向,更是心中雀跃。
先不说施显本就极度不满郑芝龙的霸道和不公,而且他对于朝廷的态度也和郑芝龙等人不同,更倾向于投靠朝廷,在他看来郑芝龙的这种举动根本走不远,既然早就投了朝廷,继续和以前一样拥兵自重,并且对朝廷阳奉阴违,如此下去绝对不能长远。
眼下的大明可不是以前的大明,随着大明内患的平定,大明已隐隐有了中兴的模样。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是绝对不允许郑芝龙继续和以前一样盘踞东南,形同藩镇的。
摆在郑芝龙面前的就两条路,一条是自立为主,割据一方,同朝廷对抗。而另一条路就是安安心心地当大明的官儿,真心诚意投靠朝廷,延续郑家的荣华富贵。
这两条路是矛盾的,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选择。可偏偏郑芝龙两个都要,既想抓住军权,继续当他的海上霸主和土皇帝,又想拿到朝廷的好处享受富贵,这样的事怎么可能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郑芝龙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自以为掌控着军权就能做到如此,可偏偏他这种做法已触及了朝廷的容忍限度,但凡大一统的国家是绝对不允许有这样的人物行分裂之举,更何况如今坐在皇位上的可不是当年的崇祯皇帝,而是当今的永明皇帝!
施显是个聪明人,也是一个明白人,这也是当初卢汉州派人拉拢施显,施显很容易就被拉拢过去并为锦衣卫做事的真正缘故。他清楚的知道郑芝龙虽势力庞大,可毕竟只是一介草莽,当个海盗头子也就罢了,却根本没有争夺天下的可能。而且以郑氏集团的实力根本不是朝廷的对手,一旦朝廷腾出手来对付郑芝龙,郑芝龙的下场如此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