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鼎足势成(1/2)
士颂带着败军,并没有在弘农郡内久待,很快就退回潼关,据关而守。
同时,给南面送去消息,让武陵书院的张仲景火速北上前往宛城。
自己这边,也将组织人手,把伤员南送。
尤其是中毒的周泰,他是一点不敢耽误。
身中赵云三枪,又中司马懿准备的狼毒,即便是周泰,士颂这边,也丝毫不敢大意。
楚国内部,听说士颂在函谷关,和季汉军队起了冲突后,在宛城坐镇的贾诩,终究还是坐不住了。
现在这种局面,他觉得士颂不能冲动。
于是,他带着马谡,陈矫,杨修三人,也赶来了长安。
和刘巴在为士颂培养后续的政治人才一样,贾诩身边,也算是在培养着谋略方面的“储备人才”。
马谡和杨修自然不需多言。
倒是陈矫让他眼前一亮,觉得这人还是可以培养一番,后面作为谋略方面的辅佐人才。
反正有他在,有徐庶在,后面还有马谡杨修,这人作为边上的辅助,翻不起多大的浪花的。
而士颂还没有来得及和贾诩见面,季汉这边的使者,刘备的发小,季汉九卿之大鸿胪、昭德将军简雍,便也到了。
简雍在刘备集团,和刘备的关系,就和当年卢绾和刘邦的关系有些类似。
说白了,就是刘备心腹中的心腹,历史上对于他记录,是他和刘备相处时,丝毫不在意自己的礼仪。
在季汉集团内部,除了在诸葛亮面前有些礼貌,和其他人交流,他都是躺在床上,慵懒随意。
这次和楚国起了冲突,早就在诸葛亮和刘备的谋划之中。
毕竟这样趁机拿下洛阳,肯定会引起士颂和楚国集团的不满。但在他跟着诸葛亮进入河南尹,占据洛阳地区前。
诸葛亮和刘备的对话,他作为刘备心腹,作为这次出使之人,他在边上,听得明明白白。
当时,诸葛亮对刘备分析了现在的局面。
“陛下,士颂发兵关中,多半是能将黄河、泾河以南,悉数拿下。但函谷关以东,我们却可谋划一二,拿回故都洛阳。”
刘备眼神闪光,问道:“当日丞相让我下旨,令士颂北伐司隶,我还担心他顺势扩张势力,增强实力。当时丞相,便算到我们可以借此,收复洛阳吗?”
“未有十足把握,但也略有谋划。”诸葛亮倒是实话实说。
接着,他对刘备分析道。
“曹丕篡汉自立,便丧失中原,司隶七郡,他必然不肯轻弃,但士颂兵精粮足,蓄势北伐,他也挡不住。”
“此战之后,司隶郡将会一分为三,以泾河和黄河为线,其东侧北侧,大多州郡城池,依旧由曹魏掌控。而函谷关以西,黄河、泾河以南,将会在士楚掌握之中。”
“至于函谷关以东,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尹,则收于我手。”
刘备点头道:“正如当今局势,汉魏楚三足鼎立,其余诸侯,割据一方。”
“然也。”
诸葛亮笑着回应,又看了看简雍。
说道:“自赤壁以来,中原动乱,断断续续,已近两年,各路势力,也都打不动了,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了。”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如今汉魏楚三家,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对内,我季汉,需要选拔人才,安抚中原世家,编练新军,让百姓重拾大汉荣光。”
“曹丕则需要整顿新军,固守黄河,同时将太行山上流窜的张燕击溃,将并州,冀州之内患消除。”
“士颂收复荆北、汉中,又新克关中,必然是要推行其新法,稳固统治基础。另外,关中门阀世家,他若真是一一剪灭,改革土地,邀买人心,也需安定的环境。”
刘备站到地图前,不停地点头。
稍后,又追问道:“那于外而言呢?”
诸葛亮在地图上分别指出三个位置,刘备看了,哈哈大笑,他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
但诸葛亮依旧把自己的分析说出来,而且挥手让简雍走上前来。
“于外而言,我们在中原的根基,便在徐州。而徐州之侧,便是臧霸的齐国,臧霸在青州,割据地方,看似强横,但内里空虚。”
“现在既接受我季汉册封,又将曹植捏在手上,玩奇货可居。此人首鼠两端,不可轻信。等新军编整完备,必然是要先拿下青州,免去徐州外患。”
“那曹丕在清理完张燕之后,也定然不会轻易南来,挑起大战。”
“他必会集中力量,向北压服其弟曹彰,拿下幽州,甚至找机会继续向北,攻灭辽东公孙康,以积蓄力量。”
“楚国这边,士颂苦于无战马许久,如今拿下关中,自然会将目光投向雍凉。马腾韩遂等辈,他自然不会放在眼中。只怕是不等关中事定,就会找机会起兵西征。”
“若无大事变化,汉魏楚三家,将会各自安内攘外,积蓄力量。”
“或三五年后,三家方有大战。那时,我们当联合士颂,同灭曹魏,之后嘛,便又是楚汉相争之局了。”
刘备和简雍听了,都连连点头,从地图上来看,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发展局势了。
“只是,尚有一变数。”
诸葛亮说完,指向地图东南角,正是江东所在。
“江东孙权,勾践之才,虽被我季汉和士楚,压制于东南。但其野心不小,一旦有机会,必然反噬。后面,还需找机会敲打一二,拔掉他的爪牙。”
简雍在边上,也忍不住出言嘲讽道:“什么勾践之才,不就是当面装孙子,背后捅刀子吗?”
刘备笑道:“丞相不必担忧,有云长在淮南,江东鼠辈,必然不敢轻动。何况云长已沿江修筑烽火台,若是真有突发情况,我亲自从徐州出兵,击退孙权。”
诸葛亮依旧保持着笑容,只是笑容中,颇有几分无奈。
刘备在他的帮助下,强势崛起,但着崛起的速度太快,班底还是太薄了,能放出去独当一面,又能绝对信任的统兵大将,除了关羽,真找不到合适人选。
他对刘备拱手道:“希望陛下,告知云长,一定一定,谨记我的嘱咐,南和东吴,西御士楚,莫要倨傲,乱了国家大略才好。”
“丞相放心,二弟熟读《春秋》,武艺绝然,有他在南面,定可无忧。”
当时,简雍心里也是犯嘀咕的,关羽什么人,他简雍还不知道。
诸葛亮为何担心,还不是因为关羽太狂,太傲了。
只是这些话,诸葛亮都劝不动刘备,他又能如何呢?
直到跟着诸葛亮轻易拿下洛阳地区,又将士颂击退。
他终于明白,诸葛亮当日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局时,为何非要带着他在边上听。
诸葛亮的意思,是想要自己,把这些话说给士颂听吧。
这次出使之前,诸葛亮也再三吩咐,楚国这边,能看清大局的人不少,别人不说,刘巴贾诩绝对都是明白人,三足鼎立的局势,他们一定看得出来。
这次出使,只要不把士颂惹毛即可,然后给士颂一些面子,说些软话,楚汉之间,不会这么早就翻脸决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