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樯橹连天震东南(五)(2/2)
朱文科于是向朱载坖陈奏了他的想法,从权力上说,正四品的苏州知府,为朝廷担守土治民之责,当征税督粮之差,此与别府无异。但是苏州知府在天下的知府中确实又是一个不一样的存在,苏州知府在众府知府中地位突出,剧郡治效所系,必简才干超群者方能胜任。
苏州的难治,首先就是钱粮的难以征解,苏州乃是朝廷的财赋重地,朝廷的财源,对于朝廷来说,能够如数征解钱粮,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这钱粮,岂是那么好征解。
苏州不但是朝廷的财赋重地,更是科举重地,苏州府出身的进士们在朝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他们在苏州的亲戚朋友就是历任苏州知府的极为头疼的事情,朝廷要征解钱粮,而官员们要包庇自己的亲属,这是苏州知府的第一难。
还有就是苏州人口众多,再加上本地民风好讼,不管什么事情,都喜欢告状,导致苏州府及下辖各县接受的案件量非常之庞大,处理这些事情都极为困难,还不要说其他的各种事务了,这是苏州知府的第二难。
当然对于朱文科来说,这些事情都好解决,他认为这些事情还是比较好解决的,朱文科担任苏州知府以来,继续蔡国熙的办法,严厉打击豪强,推行朝廷新政,在钱粮和诉讼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和南直隶巡抚杨继盛合作也还算不错,但是对于朱文科而言,最痛苦的就是应付南六部和六部,还有巡按御史了。
虽然现在南京六部没什么实权,但是对于南直隶的行政,还是有发言权的,有时候南京六部抽风了也会干涉一下南直隶的行政,甚至和京师六部反着来,这就搞得地方州县的官员很痛苦的,还有就是巡按御史的权力太重了,朱文科本人就是当过巡按御史的,现在又担任州县正印,对于此事还是有发言权的。
朱文科说道:“陛下,近来各处巡按刷卷,公差御史多有违越礼分,其各处知府有等阘茸贪赃,畏惧纠劾,不顾名分,献谀进谄。有出郭迎接、下马路跪候其过者;有照知州、知县丁立揖拜者;有跪听发放回答者;有被秽骂凌辱者,各失体统,无敢言论。间有执法奉公,不肯阿谀,却乃吹毛求疵,故将首领官吏借端凌辱,擅作威福,以为得体。似此善恶何由而分?贤士何由而进?非惟有乖《宪纲》,抑且故违礼制。惟陛下深思之。”
对于朱文科的话,朱载坖表示之后会加以调整的,朝廷用御史巡按州县是为了揪出其中的贪官污吏,现在巡按御史们弹劾地方的贪官污吏不得力,但是参与政治倒是热情的很,朱载坖确实早就有心要整顿科道,加强监察了,但是一直没有来得及,现在朱文科提出此事,朱载坖将这事交给张居正,让他思虑一个办法来,既要使得科道为朝廷揪出蛀虫,又不能够过分影响州县的行政。
朱载坖问道:“还有什么为难的?”
朱文科说道:“陛下,还是缺少官吏,现在苏州府的官员和经制吏人数已经超过千人了,为天下诸府之最,但是仍然捉襟见肘,难以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