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樯橹连天震东南(四)(2/2)
住宅大门是一所房子的脸面,具有标志性的作用,因此朝廷对这方面的限制很严厉。但是现在苏松等地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徐阶说道:“陛下,年来则以实板厚三寸许者为门,而截竹筒阔寸许、长尺许如人字样密排,而各以鎏锡泡钉钉之,皆始于世家,后及于士类,甚且流于医卜胥吏之家,皆用之矣。”
将朝廷的禁令视若无物,这是要严惩的,尤其是一些大商人,他们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违制兴建大规模的园林住所,同时整个民间的风气也是颇为豪奢,朱载坖认为确实是应该予以整顿一下了,但是朱载坖很清楚,仅凭这些,是很难将这些大商人置之于死地的,朱载坖总不能因为此事认为他们有谋反之意,就大加诛戮吧?
朱载坖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徐阶捻着胡须说道:“通倭。”
朱载坖不由得给徐阶点了赞,不愧是老阴比,一出手就是杀招,通倭这个罪名,在大明绝对可以说得上是大罪了,原本徐阶是想用通倭这个罪名来收拾严家的,没想到严家没用上,现在给这些商贾们用上了,不过通倭这样的大罪,必须是要有实证的,否则的话是难以服众的。
这点徐阶早就有准备了,徐家在松江府当了这么久的地头蛇,肯定是很清楚苏松两地的大商人背后的腌臜事情,对于徐阶来说自然是很清楚的,虽然大明已经下令开海了,但是倭国仍然是大明所禁止贸易的地方,这点毋庸置疑的,但是从大明往倭国贩运物资,是极为划得来的事情。
不仅大明的很多药材、器物在倭国很值钱,而且很多倭国的器物如刀剑、漆器等在大明也很受欢迎,价值昂贵,有极大的利润,至于证据,其实很好证明,就是生丝的出口,现在的西洋人是不会丝织的,西洋商人都是购买丝绸运走的,但是现在上海海关包括一些走私商人却把大量的生丝出口,显然不是西洋人购买的。
在大明附近,懂得丝织,又能够利用海上贸易的渠道的,很明显就是倭国,只有倭国人才会大量进口生丝,不管是为了自己所用还是将其织成丝绸卖给西洋人获利,都是大有渠道的,而且现在西洋人也已经从倭国购买丝绸的,倭国的丝绸质量是不如大明的好,但是胜在价格便宜,而且由于倭国被大明贸易禁运,各种物资紧缺,西洋商人用各种物资就可以在倭国换取丝绸,运回贸易。
朱载坖断然不能容忍这种行为,这是断他朱某人的财路啊,更何况朱载坖已经视倭国的金银铜为囊中之物,岂容他人染指,朱载坖当即说道:“通倭必不能忍,朕必严办之!”
朱载坖随即召见锦衣亲军都指挥使陆绎,要求他调查这两件事情,对于朱载坖来说,通倭是绝对不能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