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枪铳神威总有凭(2/2)
这点文思院已经做过测试了,保养良好的燧发机是可以充分防水的。不用防雨罩在很大的雨里面也可以顺利击发。如果不是瓢泼大雨那种,一般的雨是没问题的,击发之后马上把枪机收进怀里挡雨,用纸壳弹多余的纸把药池擦干净,就可以装第二发的引药了。
对于测试的燧发枪,一众大将们还是比较满意了,但是严世蕃也陈述了燧发枪的不足,首先就是燧发枪对于士卒们要求提高了,平时士卒们要保养燧发枪,才能保证燧发枪的可靠性,因为燧发要成功击发一次还是很不容易的,首先燧石不一定能发火,就算发了火了,火星不一定落到药池里面去,落进药池里面还不一定能引燃,最坑爹的是,引药被引燃了还不一定能传导到膛内。就算能传导到膛内,还不一定有多少延迟。
一旦士卒们不能好好保养武器,就会导致发火降低,这每一个环节都要调整好,才能获得高发火率。如果一把燧发枪调整到最佳状态,不发火率可以低于1\/30。要是不能保养好武器,就会导致不发火的问题。
还有就是燧发枪所用的弹簧是一块弧形弹簧,燧发要求弹簧非常强劲有力,现在这样的弹簧只能由工匠来手工打造,产量不高,和铳管一样是制约产量的一个问题。
除此之外,戚继光、俞大猷还提出来一个问题,就是这种燧发火铳缺乏近战能力,戚继光建议给他加装刺刀一类的冷兵器,用于近战肉搏,对此朱载坖还是认可的,要求严世蕃和文思院想办法解决此事。
除此之外,朱载坖还对这支火铳给予了评价,朱载坖认为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但是要用于装备官军,还略显不足。
朱载坖认为除了要解决刺刀和大规模生产的问题之外,朱载坖认为弹药问题也要解决,朱载坖要求,文思院首先是要确定火铳的最佳装药量,还要将现在的圆形铅子,变成圆锥形的弹头,虽然朱载坖的这个想法看起来有点像米涅式枪弹,但是并非米涅式枪弹,因为朱载坖现在还不打算搞线膛枪,这个技术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还有些太高端的。
但是并不妨碍朱载坖将这种枪弹用到滑膛枪上来,这样比之传统的圆形弹丸射程更长,精度更高,而且日后只要能够出现线膛枪,就可以立即使用,不必走弯路。
同时朱载坖还认为这种火铳的瞄具太过于简陋的,仅仅只有前面的准心,朱载坖知道,以大明现在的技术水平,制造蛅孔式瞄具是很难的,但是缺口式瞄具是很简单的,前有准心、后有照门,方便士卒瞄准。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这支火铳才能够大规模投产,朱载坖对严世蕃说道:“德球,这是我大明未来数十年士卒所用之物,务必要尽善尽美才是!”
除了燧发枪之外,还有火炮的燧发,也是文思院今后的重点,毕竟水师在海上作战,燧发的优势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