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 第817章 理想和现实

第817章 理想和现实(1/2)

目录

“对了,何董事长,”娄炳成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样,他的眉头微皱,满脸忧虑地开口说道,“那个暹罗的丹尼斯局长来香江这件事,是不是需要保密啊?”

“毕竟这可是件大事啊!如果被汇丰银行的人知道了,他们会不会趁机抢走咱们的生意呢?”

娄炳成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毕竟在商场上,信息就是金钱,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他担心汇丰银行会利用这个消息,捷足先登,抢走原本属于他们的合作机会。

然而,面对娄炳成的担忧,何善衡却显得颇为镇定。他微微一笑,安慰道:“娄董事,你不必过于担心。根据我对汇丰银行的了解,他们发放贷款的合作对象通常都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因为向这些大企业贷款,往往意味着风险较低,不用担心坏账。而且,他们与政府打交道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即便有,也只会选择那些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

何善衡顿了顿,继续说道:“像暹罗这样的小国,以汇丰银行那些高官们高高在上的眼界,恐怕根本入不了他们的法眼。毕竟,贷款放出去容易,但如果暹罗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偿还,那么汇丰银行的那些高官们可就要倒霉了。”

说到这里,何善衡无奈地笑了笑,似乎对汇丰银行的做法有些不屑一顾。他接着说道:“所以啊,也只有咱们这些小银行,为了自身的发展,才会敢于冒如此大的风险去和暹罗这样的国家合作。”

“何董事长,您千万不要这么说呀!您可是我们银行的顶梁柱,您的能力和经验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对您可是充满了信心呢!”娄炳成连忙说道,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

“哈哈,娄董事过奖啦!不过,我也确实希望我们银行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成为像汇丰银行那样的大银行。”何善衡谦虚地笑了笑,接着说道,“当然,要想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才行啊。”

“是啊,何董事长说得对。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相信我们银行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娄炳成点头表示赞同。

“好啦,娄董事,我今天来拜访您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了,就不多打扰您啦。”何董事长站起身来,准备告辞。

“好的,何董事长,您慢走。”娄炳成也跟着站起来,送何董事长到门口。

“对了,娄董事,我回去之后会召集银行董事们举行一个会议,主要是讨论对暹罗政府贷款的事情。到时候还请您收到消息后能准时参加哦。”何董事长在门口停下脚步,转头对娄炳成说道。

“没问题,我一定会准时参加的。”娄炳成爽快地答应道。

送走何善衡之后,娄炳成回到办公室坐在沙发上,看着站在办公桌前的孙文臣,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后开口问道:“小孙啊,你对何董事长刚刚提出的方案有什么看法呢?”

孙文臣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抬起头,目光与娄炳成交汇,沉稳地回答道:“老板,我认为何董事长制定的计划确实非常出色,他考虑得相当周全。不过,我心中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担忧。”

娄炳成显然对孙文臣的回答很感兴趣,他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办公桌上,眼神专注地盯着孙文臣,追问道:“哦?你担心什么呢?说来听听。”

孙文臣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虽然何董事长说前期只需要向暹罗政府提供1000万刀乐的贷款就足够了,但根据我之前跟您去暹罗考察调查的结果来看,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乐观。”

他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继续说道:“您也知道,要改种一公顷的橡胶树,第一年光是购买橡胶树苗等费用,最少就需要200刀乐。那么1000万刀乐最多也只能解决5万公顷橡胶树种植的资金问题。”

娄炳成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沉默片刻,然后问道:“你的意思是,暹罗政府可能会对这么少的贷款计划不满意?”

孙文臣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我觉得很有可能。毕竟,他们的目标是要成为重要的天然橡胶出口国,如果贷款金额如此有限,那要实现这个设想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而推广橡胶树最大的难题在于,第一年采购橡胶树苗的费用相对较高。然而,一旦橡胶树苗被种下,后续的维护成本其实并不高。仅仅需要购买一些专门用于橡胶树的农药和化肥,平均每年每公顷的费用大约在30美元左右。”

“对于暹罗政府来说,他们无疑希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来完成橡胶树种植计划的扩张。毕竟,只有迅速扩大橡胶树的种植面积,才能为后续发展橡胶加工业创造有利条件。”

“那么,以你的推测,你认为暹罗政府最少需要在一年内推广多少面积的橡胶树种植计划才是合适的呢?”

“经过我对暹罗现有的橡胶树种植农户进行的实地走访调查后发现,橡胶树从种下到能够开始割胶,需要经历长达六年的时间。”

“然而,在最初阶段,橡胶树的产量相当有限。一般来说,只有当橡胶树生长到十年左右时,它们才会步入丰产期。”

“在丰产期,每公顷橡胶树的产量大约为一吨左右。相比之下,初期的橡胶树每公顷产量甚至不足500公斤。要想推动橡胶加工业的蓬勃发展,每年至少需要新增30万吨的橡胶产能。”

“这意味着,平均每个月需要有2万多吨的橡胶产出,才能确保新开设的橡胶工厂拥有充足的原料,从而实现持续的生产运营。”

“基于以上推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暹罗政府每年至少需要推广50万公顷的橡胶树种植面积,以满足橡胶加工业发展的需求。”

“而要种植50万公顷的橡胶树,所需的资金至少要达到一亿美元,如此巨大的资金规模,以目前恒.生银行的实力恐怕难以筹集。”

“即便按照何董事长的设想,可以从暹罗社会上吸收一部分资金,但具体能吸纳多少资金还是个未知数。不过,从暹罗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到时候恐怕大部分资金都需要银行自行筹集。”

“所以,如果银行想要全部拿下对暹罗政府的贷款业务,就必须首先考虑好如何解决贷款资金的来源问题。否则,最终也只能是望梅止渴,看着这块肥肉却无法吃到嘴里。”孙文臣斩钉截铁地说道。

娄炳成听完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继续追问:“那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小孙?”

“我感觉想解决最好方式多找几家香江本地的银行联合起来向暹罗政府提供银团贷款,各家银行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认购对暹罗政府贷款的额度,到时候哪家银行贷款额度最高,就以哪家银行为首。”

“而不是像何董事长那样,等跟暹罗政府谈好之后,在找其他银行进行协商,这个时候一个操作不好,很容易给人趁人之危的机会,还不如一开始就跟大家大大方方把事情说明白,这样也好做到利益共享。”

“当然了,如果何董事长不想分让出去话语权,那就是他可以降低对暹罗政府贷款的额度,根据银行的实际能力来对暹罗政府提供贷款,不过这样,就难以让暹罗政府答应他提的那些要求了。”

娄炳成满意的看着孙文臣,笑着说道:“小孙,你分析不错,你先去忙吧!”

那天,丹尼斯在与利国伟一行人会面结束后,不敢有丝毫耽搁,马不停蹄地直奔查瓦特部长的办公室。一见到查瓦特部长,丹尼斯便迫不及待地将利国伟一行人的来意详细地向他做了汇报。

查瓦特部长听完后,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他凝视着丹尼斯,不解地问道:“丹尼斯,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香江企业家,打算来咱们国家投资建设橡胶加工厂而已,你何必如此大动干戈地跑来向我汇报呢?这种事情,你完全有能力自行处理啊!”

丹尼斯连忙解释道:“部长大人,您说得没错。按照他们最初的计划,确实只是想在咱们国家的某个府里建一个橡胶加工厂,然后在当地引导农户种植一些橡胶树。”

然而,丹尼斯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是,事情不能这么简单地看待。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把这件事说成是您为了积极响应首相大人提出的橡胶树种植计划,主动与国外的企业家进行沟通,并大力宣传咱们暹罗政府对外商的优惠政策,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在您不辞辛劳、竭尽全力地宣传下,终于有一位来自香江的商人被您的宣传所深深打动。这位商人展现出了对我们国家橡胶产业的浓厚兴趣,并表示愿意在某个府投资兴建一座橡胶加工厂。”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位商人还热心地为我们介绍了一家银行,该银行愿意向我们国家提供贷款,以解决橡胶树扩张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