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陈雪茹生了个小闺女,易中海要进步(2/2)
“为什么还有什么比解决难题更重要的事情吗”
“呃他媳妇儿生孩子了。”
“.”程教授虽觉得这好像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儿,但是没有说出口。
这事儿还得从昨晚上说起。
昨天半夜,陈雪茹突然肚子疼,送到铁道医院妇产科后,医生经过检查,确定陈雪茹到了生产的时候。
生孩子这种事儿,跟玩游戏一样,一次生,两次熟。
陈雪茹这是二胎,相比上一次,坦然了很多。
特别是她并不缺营养,身体也很好,生产过程很顺利。
李爱国和陈方轩,大嫂,刘大娘,何雨水在走廊里等了两个小时,产房内就传来一阵清脆的啼哭声。
片刻功夫之后,医生和护士把陈雪茹从产房里推了出来。
“是个小闺女!”李爱国看到那粉嫩粉嫩的小脸,心中一喜,走过去,拉着陈雪茹的手,感谢道:“媳妇儿,辛苦你了。”
陈雪茹摸了摸小闺女,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爱国哥,看你这话说的,咱们是一家人。”
刘大娘恭喜道:“爱国啊,你这算是儿女双全了。”
陈雪茹这次的身体恢复速度远超上次,只在医院里休息了半晌,便要回家。
李爱国请周克把机务段里的嘎斯吉普车开过来,拉上陈雪茹,一行人回到了四合院里。
三大爷看到李爱国从吉普车上抱下来个孩子,连忙走上来笑着说道:“这么快就回来了,我还打算去医院来着哎吆,是个小闺女啊,真喜人啊,爱国,恭喜你了。”
李爱国冲着三大爷拱了拱手:“三大爷,等会我过来送喜糖。”
“那感情好。”见李爱国要离开,三大爷又快步走了几步,拉住了李爱国的胳膊:“爱国,孩子取名字是件大事儿,特别是女孩子,更要谨慎。你要是有需要的话,我免费给你找几个名字。”
说起起名字的事儿,李爱国就觉得不忿。
李红升这个名字那么好,朗朗上口,寓意又好。
三大爷却觉得太俗了,没少在陈雪茹的耳边聒噪。
不过这年月的女同志常用的名字——翠花、红梅、大红、钢蛋、钢柱、铁蛋、铁柱.确实是有点俗了。
李爱国考虑了下,便一口答应下来:“三大爷,有劳你了。”
“害,咱两家是什么关系,你太客气了。”看着李爱国抱着孩子离开的身影,三大爷扶了扶眼镜框。
等会李爱国送喜糖的时候,至少得多送两块。
天不生我阎埠贵,四合院里的智商得下降一大截。
秦淮茹此时正在中院洗衣服,看到李爱国和陈雪茹回来了,也笑着打了个招呼。
“是个闺女啊,闺女是小棉袄,你看,我家小当多乖啊。爱国,你们有什么需要的话,尽管吭声。”
明知道李家什么都不缺,故意当着大家伙的面说这些话。
什么叫做便宜话,这就是了。
李爱国和陈雪茹的心情很好,笑呵呵的跟秦淮茹打了个招呼,便回去了。
贾东旭得知陈雪茹生了个闺女后,暗暗松了口气,得意道:“我有一儿一女,李爱国也有一儿一女,呵呵,李爱国跟我差不多嘛。”
秦淮茹:“.”
她沉默了片刻,提醒贾东旭:“易师傅今天不是要招待贵客吗你赶紧去帮忙。”
“诶,那客人好像是个大学者。易师傅昨天叮嘱过我的,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记了。”贾东旭赶紧进到里屋,换了一件干净衣服,朝着易中海家走去。
李爱国和陈雪茹带着孩子回到家。
大院里的住户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拎着东西上门探望,一时间四合院里热闹非凡。
此时,易中海正坐在家里跟一个身穿中山装,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聊天。
贾东旭在旁边端茶倒水。
说是聊天,其实是请教。
只见易中海恭恭敬敬的给中年人倒上茶水,拿着一个笔记本,说道:
“陈教授,这个轧辊间隙校准参数,我有点搞不明白了。最近我们钳工车间那边的机器总是出问题,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格,造成了国有财产的浪费。”
易中海隐瞒下了一点——他之所以要搞清轧辊间隙校准参数,不是为了节约材料,而是为了一个多月后的钳工晋升考试做准备。
上次晋升失败后,易中海得罪了李怀德。
易中海意识到走偏门是不行了,于是就动了别的心思。
只要搞明白车间内那台老毛子机器的具体原理,改进现有的技术,说不定就能获得晋升机会了。
但是,易中海刻苦钻研了一段时间,却发现自己的数学水平太差,不足以解决改进技术中所遇到的问题。
易中海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借着一个老朋友的关系,花费了大功夫认识了京城大学数学系的陈教授。
随后,易中海以工人朋友的身份,蓄意跟陈教授接触。
陈教授是个单纯的人,得知易中海是为工厂做贡献,毫不犹豫的答应帮忙。
今天是周末,易中海一大早就让一大妈去买了肉菜。
趁机把陈教授请来,想要借助他的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来,我看看。”陈教授拿起笔记本看了两眼,笑了笑:“易中海同志,虽然我不懂你们的机器,但是从计算上判断,你这个技术改进有点不对头。”
“啊?不能够吧。”
“来,你瞧这里,这里是误差矩阵补偿,但是很明显,就算是国内的机器,也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误差。”
“嘶”
易中海被指出了错误,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这可是他花了一个多月才钻研出来的东西。
“陈教授,就没有改进的方法了吗您是数学家,应该有办法吧。”易中海有些不死心。
贾东旭很有眼色,连忙从烟盒里摸出一根大中华,递给陈教授,并且点上。
陈教授抽口烟,眯起眼:“我的水平确实有限,要是李大师在这里,说不定有办法。”
“李大师陈教授啊,这大师的称号好像有些不妥当吧。”易中海不敢直接顶撞陈教授,隐晦的提点了下。
陈教授意识到他的担忧后,笑着说道:“我们数学界里的大师跟解放前那些搞封建活动的大师不同,它是对大数学家的一种尊称。”
大数学家呀易中海点头:“就跟我们工人里的大师傅差不多”
“不不不,大师傅有很多,大师只有最顶尖的几个数学家才能获得。”陈教授提起这些事情,眼神中充满了向往。
贾东旭来了精神:“陈教授,那咱们现在以后几个数学大师啊”
陈教授眼睛上挑,沉思片刻:“目前,在国内也只有华大师、苏大师、姜大师,以及这个新晋的李大师。其中李大师是年纪最小的,才二十一二岁的样子。”
“才二十多岁,就这么厉害,太了不得了。”贾东旭惊讶的站起身,满眼不可思议。
这人怎么能比他还年轻呢!
“确实厉害,我在这个年纪刚硕士毕业,他已经解决了一道世界级数学难题,名震国际数学界了,还得到了国外数学大师的称赞。”陈教授说着话,叹了口气。
“名震国际数学界”连易中海都瞳孔一缩。
他本以为陈教授是京城大学的知名数学教授已经很强了。
但是比起这个二十多岁就能名满天下的李大师,他那点成绩,就什么都不是了。
“要是我能认识李大师就好了。”
此时的李家门口。
“爱国,恭喜了啊!”
“嫂子,我大奎来给你贺喜了。”
外面传来一阵喧闹的声音。
随后还有收音机哇哇哇叫的声音。
屋内的谈话被打断了。
易中海本来还想跟陈教授打听清楚这个李大师的身份,然后去请教李大师。
现在有些忍不住了,大步走出屋子。
“老易,你干什么去。”陈教授见他脸色不对,问道。
“师傅,带我一个。”贾东旭跟着易中海出了屋子。
两人来到李爱国家门口。
只见王大奎把李爱国以前制造的收音机搞来了,正摆在李家门口。
收音机里响起阵阵歌声,住户们正围在一起看热闹。
“这是干什么呢!今天是周末,你们这样搞,影响大家伙休息吗大家休息不好,如何能搞生产”易中海一上来,就扣上了大帽子。
李爱国在屋内招呼客人,并不清楚这事儿。
刘大娘恰好在门外,赶紧跟易中海做了解释。
得知李家添丁了,易中海只能按下了火气,“老嫂子,我不是故意找毛病,而是今天的情况确实不一般。”
贾东旭从旁边凑过来,举起手:“不一般!”
易中海继续说道:“为了解决我们轧钢厂生产上的问题,我专门从京城大学专门请来的大教授,大教授的时间非常宝贵,还请你们能安静一点。”
贾东旭举起手:“时间宝贵。”
易中海这要求就有点过分了,李家有大喜事,亲朋好友来贺喜,你让人家安静,这叫什么事儿啊。
这会功夫,刘海中和阎埠贵也赶来了,刘海中见事情不对头,拉了拉易中海的胳膊:“老易,没必要,确实没必要。都是大院里的邻居。”
易中海见刘海中又帮李爱国,气不打一出来。
他也清楚指控李爱国家噪音扰民有些站不住脚了,眼睛一转,指着收音机的电线说道:“李家这台收音机也算是一支电吧,就这么随意的接上了”
听到这话,正护着收音机的王大奎脸绿了。
几个住户的脸色也难看起来。
按照电力局的规定,家里增加了电器,要及时报告,并登记造册。
然后,电力局能够按照电器的支数收取电费。
“老易,就这么一台收音机,能用多少电,没必要,没必要。”刘海中还要打圆场。
易中海板起脸:“刘海中,你是大院里的二大爷,监督大院住户用电情况本是你的责任,你现在竟然袒护李爱国!”
“我”刘海中没有想到易中海不给他一点面子,心中有些郁闷。
易中海感觉自己抓到了李爱国的把柄,整个人来了精神,气势高了一大截。
“李爱国的行为往小的说是贪小便宜,严重一点,就是偷电,盗取国家财产,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