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红色家庭的我,在汉东巅峰对决 > 第145章 省委常委会(7)

第145章 省委常委会(7)(2/2)

目录

这既是对干部本人负责,更是对汉东八千万人民群众负责。让我们以制度化解争议,以程序消弭猜疑,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跃升。”

裴景铄笑了笑,这三人说了这么多官话,都给他说困了:“吴部长这个提议啊,是站在全省发展大局上考虑的,我举双手赞成!,咱不说官话套话,就唠点实在的。

一、年龄断层这事,得用活水养鱼

吴部长说现在班子60后占73%,缺55岁中坚力量,这账算得明白。祁同伟今年51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这里头有个讲究:咱们省厅级干部的平均年龄比全国高3.2岁,再不补中生代,过两年真要青黄不接了。

但提拔不能光看年纪,得看这人有没有真本事。祁同伟在林城法院当院长那会儿,搞的\"巡回审判进乡村\"可圈可点,涉农案件调解率硬是拉高42%。

这说明啥?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闯劲,能打破老套路办事。再说他在公安厅推的\"数字警务改革\",去年全省治安满意度涨了8个百分点,这可比坐办公室喝茶的老干部强多了。

不过也有同志嘀咕:祁同伟整天往老干部家跑,锄地比抓贼勤快,是不是太会来事儿了?要我说啊,这说明人家懂政治规矩!当年高育良书记就提点他:\"该表现的时候得抓住机会\",这不,一一六事件他冲在第一线,虽然处理得不够周全,但勇气可嘉嘛。现在咱们搞\"渐进式过渡\",先列席会议再代管分工,正好能看看他到底是真金还是镀金。

二、政法专业这块,得让内行掌舵

现在9名副省长里只有1个政法背景的,确实说不过去。中书门下天天喊\"全面依法治省\",咱不能光挂标语不干活啊!祁同伟从基层检察院干到省厅厅长,政法系统摸爬滚打二十年,论专业资历,全省找不出第二个。

但有人拿他当年改判率说事,说涉及山水集团的案子改判太多。这事得辩证看:改判率高说明司法纠错机制在运转,总比藏着掖着强。再说现在设置6个月观察期,省人大还要修订《公安机关监督条例》,双重保险下,还怕他乱来?

这里头还有个门道:政法委书记现在分管信访维稳,真正的法治建设反倒让外行管着。祁同伟要是上来,能把公安、司法、监狱系统统起来,形成\"政法铁三角\"。就像高育良书记设计的,先当副省长再接班政法委书记,这才是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正道。

三、派系平衡这盘棋,得用制度当棋盘

吴部长说的\"汉大帮—秘书帮—沙系\"三角平衡,我看是话糙理不糙。去年开发区腐败窝案为啥闹这么大?就是\"秘书帮\"经济干部一手遮天,连审计报告都敢压。现在把政法口的祁同伟提上来,相当于给经济决策装个刹车片。

但有人担心这是不是搞派系斗争?要我说啊,水至清则无鱼。关键得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高育良书记当年推荐祁同伟,确实有\"师徒相传\"的私心,但咱们现在搞动态监督机制,省纪委全程盯着,他敢乱来?再说了,沙书记打破115项人事惯例,不就是为了打破小圈子吗?祁同伟这个\"汉大帮\"标签,正好用来制衡\"秘书帮\",总比一家独大强。

四、历史欠账该还,但得还得漂亮

赵立春同志当年那个\"暂缓执行\"批示,让汉东司法改革落后全国七年。现在补课是好事,但不能搞突击提拔。吴部长设计的\"三阶段过渡\"我看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