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计划(2/2)
虽然自己的名声在外,但难免会有些人不相信,所以苏温言在此时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军人的习惯。他也不怕别人说他都是徒有虚名,毕竟接下来的时间可以慢慢向这些人证明,不过现在最主要的是给在场的所有人释放自己的善意。毕竟现在都知道,他是皇帝的人,他们也害怕自己依仗皇帝作威作福,虽然自己世子的身份也够他作威作福就是了,但他还是要向这些人表明,自己只做分内之事。同时在场的这些将领。有的是安南的戍守将领,有的是京中子弟,有的是将门子弟,如今在军中是最好打好关系的时机,也许以后这些人会派上用场也说不定。
于是,从进门到与这些将领交谈,他都展现出自己的善意,并且在这之前他也算是救了他们,所以现在场中大多数对他都是抱有好感的。而对于那些对他抱有敌意或嫉妒心理的人,他也不会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不喜欢他,这是无法避免的,也许是因为利益,也许是因为地位,总会有冲突。
此外,苏温言还知晓,与其他将领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无论是安南的戍守将领、京中的子弟还是将门子弟,他们都是未来可能会合作的对象。因此,他必须在军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望,让其他人愿意跟随他。这样一来,也许在之后,京中或者其他地方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泰禾的话算是定下了接下来的方针,众人便围绕着这个策略开始讨论具体的事宜,讨论持续到午夜方才落下帷幕。赵国公和苏温言两人并肩而行,行走在骅州城中,两人的亲卫跟在他们身后大约十步远的地方。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直到走到一个街角,赵国公才突然开口询问道:“世子所说的水师是从何而来的?”
苏温言听到对方的问题后并没有感到惊讶,而是微微一笑回答说:“自然是北辽的。”听到这句话,赵国公顿时无法保持平静,作为在大乾担任将领数十载的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北辽有没有水师呢?
苏温言看着赵国公一脸震惊的表情,知道自己成功引起了对方的兴趣,于是接着解释说:“先帝驾崩时,我跟随父王入京,向陛下请求了北辽水师的编制。”听到这里,赵国公更加惊讶,甚至有些失态,这可是一件大事啊!为什么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风声呢?
说完这句之后,苏温言便向着龙骧卫驻地转身走去,一边走一边嘴中唱着:“假邑邀真邑命分,明庭元有至公存。每锄奸弊同荆棘,唯抚孤茕似子孙。折狱不曾偏下笔,灵襟长是大开门。新衔便合兼朱绂,应待苍生更举论。”再也不管留在原地的赵国公。
赵国公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望着苏温言离开的方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困惑。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他迟迟未能从刚才的对话中恢复过来。过了好一会儿,赵国公才如梦初醒般眨了眨眼,轻轻摇了摇头,似乎想要摆脱脑海中的混乱思绪。然后,他抬起头,目光投向遥远的夜空。
夜空中悬挂着一轮明亮的月亮,但此刻它却被一片云彩遮挡住了一部分,只留下一个残缺的轮廓。赵国公凝视着这一幕,若有所思地低声呢喃道:“被遮住的月亮似乎被风吹开了。”他的声音轻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到。随着这句话的说出,赵国公的表情逐渐变得平静而坚定。他微微眯起眼睛,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最后,他再次摇了摇头,转身朝着自己的住处缓缓走去。
翌日,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宝石。赵国公终于睁开了双眼,但已经接近中午时分。昨晚,他难得地沉醉于美酒之中。与苏温言分别后,赵国公回到府邸。月光如水洒在庭院里,他独自坐在那里,一杯接一杯地喝酒。酒意渐渐涌上心头,他沉浸在回忆和思考中。思绪飘忽不定,仿佛随着酒精的作用而变得模糊不清。当他感到头晕目眩时,已经喝得酩酊大醉。最终,他被侍卫发现并送回房间休息。此刻,赵国公正慢慢从宿醉中恢复过来,脑海中还残留着昨夜的片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