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获利两百万(1/2)
4月初旬,随着二三关跌入60元左右,平安银行开始吸纳相应的债权,总计是500万,比预期多50万。
而此次平安银行的获利,更是高达160多万,再加上蒋梅英的获利50万,总计获利210万多。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投机更赚钱的事情
陈光良忍不住思考。
当然,他不会放弃对实业的投资,他的理想中也要实业报国,虽然他更喜欢投机。
虽然‘二三关’的事情基本结束,但七星公司给沪市造成的影响,可谓是深远的,不知道多少人背地里骂他们喝人血。
沈宝昌并非这次金融风波中死于非命的惟一一人,同样的不幸者还有二十三人,其中九人是原有病患,受刺激而导致病情猝然发作而死;十四人是以跳黄浦江、卧轨、坠楼(塔)、服毒的方式自杀的。另有一些人原本健康状况良好,受此刺激,因而得病,这其中就包括财政部公债司司长蒋履福,他自此患上了心脏病,后来夺其性命的也是这个病。
一片狼藉,关键时候南鲸政府丝毫没有责怪七星公司,反倒是觉得这是商业的正常范畴。殊不知,财政部发言人和孔祥熙,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平安银行。
陈光良心情不错的翻阅着财务报表,这次平安银行获利160万,而他占平安银行的股份高达92.5%,他岳父占2.5%,其余5%则是一些零散的股东,包括方椒伯等人。
平安银行的资本额,已经突破600万大洋,比一些老牌银行还高。
事实上,一家正常的商业银行,一年仅靠贷款的利息,扣除存款利息及银行运转,可能一年的利润只有10万大洋左右,例如通商银行存款近4000万,但盈利就9万大洋。
正因为如此,像四明银行则通过投资地产,修建了上千幢新式里弄,总投资高达1500万,这些钱基本都是储户的存款,四明银行资本额估计也就三百万的样子;不过,如今住房供大于求,租金大跌,四明银行注定要被南鲸政府趁虚而入。
以上两家银行,再加上国货银行、实业银行,都将被南鲸政府趁虚而入,从而诞生‘小四行(即官方银行,四大行之下的小四行)’
平安银行的600万资本额中,香港和沪市各一幢总部大楼,价值两百万,每年还能为银行收租;购入霞飞路的五十幢洋房,价值也是200万,也能为银行收租。大概剩下的160万,是刚刚赚到的,后续将投资香港的地产。
因为是银行自己的钱,所以基本要以投资海外为主。
而储户的2300万,除了在外贷款还有600万外,亦投资了新丰纺织厂(300万),相当于还有足足的1400万现金储备;如果算上自有资金,那么也是近1600万的现金储备。
在这2300万存款里面,严人美有500万的定期存款,蒋梅英也有200万的存款,陈光良仅剩下几十万存款(投资了新丰纺织业300万)。
基于此,100%不会挤提的资金,就是这800万。
至于剩下的1500万,也有差不多500万的资金,会看在陈光良的面上,应该不会挤提。
这样一来,平安银行稳得很。
为什么陈光良要计算这个事情,因为他觉得孔祥熙未必不想吞并平安银行,毕竟这家银行发展如此的好。虽然存款还不如后来的‘小四行’,但再过一两年时间,必定会超过的。
“老板,会议时间到了”
“好,我马上来”
不一会,平安银行的主要管理层齐聚一堂,也包括香港分行、武汉分行、广州分行的经理和协理;除了四行之外,平安银行还有八个办事处,基本已经形成全国的布局。
“今天让大家来,是讨论一下平安银行下一步发展的问题。日本频繁在华北制造事端,我始终认为距离日本全面侵华不远,租界固然能稳定,但我们也需要多重考虑,所以我决定选择在香港购入地皮物业,在重庆发展地产信托,当然,都是利用我们的自有资金。”
重庆那边的地皮和物业,在1937年底,至少还有五倍以上的涨幅。大量的人口涌入山城,势必会造成住房紧张。
如今,陈光良决定让平安银行、长江地产纷纷进军重庆地产,开发物业用于出租。
随后,夏高翔问道:“重庆是否需要一处总行大厦”
早在1932年时,总司令就有讲四川收服的打算,说明南鲸政府也知道——需要一个备选的首都。
陈光良思考一番后,说道:“不宜规模庞大,建一幢三层建筑,差不多就能作为备选的总部。”
夏高翔点点头,说道:“好的,我马上安排地产信托部去重庆、香港考察,拿出方案给您!”
陈光良补充道:“这次的行动,是和长江地产一起行动,他们也打算在香港和重庆投资。”
“是”
今年,法币就要发行,以后的真金白银,就会成为纸张。不过一开始,法币还是坚挺了一年多,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所以再过一两个月时间,陈光良决定让严人美、蒋梅英的存款,转存至香港,兑换成港币。
至于平安银行的其它存款,自然是遵守法律,为他们变成法币;毕竟,连汇丰银行、旗银行也会交出白银储备(即华人存款),然后换成法币。
这一天,陈光良来到旗银行,找到老熟人麦肯。
此事的陈光良,是旗银行的重要客户,在纽约总部的旗银行,存款高达300万美金。这一点,麦肯就算不知道详情,相信也知道陈光良转移了不少资产去美国。
另外,作为上海滩的金融和实业大亨,他的身份也足以引起旗银行的重视。
双方见面后,陈光良便提出希望旗银行的香港分行,借贷给他一笔200万港币的贷款(价值)。
1英镑=4美元=16港币,1英镑=4美元=7.5两白银=12大洋.
200万港币,差不多是150万大洋。
这是白银大涨的结果,事实上在4月份,美国纽约的白银已经高达80美分一两,但这只是短暂的,后续维持在6070美分比较正常。
麦肯询问道:“陈先生借港币做什么”
他还真有些奇怪,莫非这个年轻人又嗅到什么
不可能,真有这么神的人!
陈光良笑着说道:“我准备购入香港的地皮和物业,但奈何国内银根紧缺,倘若我动用平安银行的存款,我担心被人算计。”
麦肯好奇的问道:“谁会算计”
陈光良说道:“官方银行”
麦肯焕然大悟,这个年轻人考虑的真是长远,值此机会,倘若有人盯上他的平安银行,只需要散布谣言,让储户去挤提,届时官办银行就可以趁虚而入。
他有些佩服陈光良的眼光长远了,随后说道:“借给你是没有问题的,但抵押物必须折价七成,另外,你现在也是银行家,这个贷款利息.”
陈光良马上说道:“麦肯先生,是我私人借贷,而且我是你们旗银行的客户,以后我会继续和旗银行合作的。”
麦肯自然听过美国同事讲起这件事,思索了一下,说道:“可以不按照银行的拆息,但你也知道,现在贷款利息本来就高,所以我年息12%是要的。”
这个利息已经很好了,银行之间的拆息,现在都可能要21%了。就是沪市的贷款,也至少是15%以上。
当然,香港那边其实也好不了多少,今年也会发生银行挤提。
“好,那我只借半年时间,就用香格里拉饭店的55%股权作为抵押。”
地产虽然下跌,但香格里拉饭店经营良好,价值并没有下跌多少。
“好吧,谁叫你是我们旗银行的客户呢!”
“谢谢”
搞定这件事后,陈光良才能大摇大摆的去香港、重庆投资,不然他依旧会担心孔祥熙来个背刺。
就是有着这样的担心,以至于严人美、蒋梅英的存款,目前都还不敢转移至香港。
获得旗银行的贷款承诺后,陈光良马上召集长江地产的全体管理层,这下让大家嗅到不一样的东西。
长江地产最近几年,基本都停止开发,主要的收入也仅有:长江物业、代建的租金收益、物业收租、监理顾问等。
但依旧保持着一二十人的队伍,虽然工作清闲,陈光良也鼓励大家趁此机会学习。
如今主持长江地产的总经理是严宽,他本是陆元台的助理建筑师(也是创始老员工),副总经理是林鸿英,他则晚进来一年多。
而长江地产原来的总经理郭德明、陆元台,都在1934年赴美深造。
会议一开始,陈光良说道:“我马上回向长江地产注入50万大洋,以及200万港币,然后我们准备在香港和重庆投资地产业。香港方面,我们主要是购入地皮,开发五层的唐楼,用于长期出租,不做出售;重庆方面也是如此,这一次我们是只租不售。”
两年之内,要在香港和重庆拥有大量的收租物业,然后收租。
香港就算在1941年底被占领,抗战胜利后,也能拿回。
至于重庆的投资,能拿走多少是多少,而且如果在高峰时,出售一些,那么本钱就能快速收回,毕竟这可是暴利中的暴利(至少在1938年涨五倍以上)。
事实上,重庆一直在刘湘的统治下,已经长达十多年,算是治安稍微好一些的地方。
严宽当即说道:“我们长江地产进驻香港已经两年(监理平安银行大厦),对那边的环境都有一定的认识。我个人的建议是,在着重在九龙地区,特别是尖沙咀和油尖旺地区,修建粤式风格的唐楼和骑楼,出租对象主要为华侨及内地避难香港的人士。”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可行,但具体等我去香港在做决定。”
他一共去了香港两次,但他亲弟弟和弟媳,却已经在香港长住起来。
林鸿英也随即说道:“重庆方面,我们也去考察过很多次,发现那边的地皮,最近几年也是在稳定上涨,不过今年也开始下跌一些。以重庆的商业街“都邮街”(也就是现在的解f碑步行街一带)为例,1926年当地的地皮价格为一亩地1920块大洋,而今年的价格也有800010000一亩,最高涨幅也是高达七八倍,不过现在又已经回落一些。”
这个地方,陈光良打算让平安银行购入商业地皮,预计1937年涨到折合六七万大洋都不一定(届时已经是法币)。
陈光良当即说道:“我们在重庆主要是修建中高档出租住房,所以地皮位置也要选好。50万大洋,再加上长江地产账户上的10万大洋出头,相信也可以造一批出来。这个事情,就由鸿英你带头去负责。沪市这边,暂且留下相应的人手,其余人都向香港和重庆进驻,先租赁办事处,动作要快。”
“好的”
这一下,平安银行和长江地产将作为‘先锋部队’,去香港和重庆开发房地产。
香格里拉饭店的四楼,是沪市名流人士赶时髦的‘下午茶’场所,而且在沪市富太太心中,是最理想的去所。
第一是赶时髦,第二是喜欢这类的精致点心,第三也喜欢这里的风景。
正值一天的下午,贵太太们再次来到香格里拉饭店的四楼,三三两两的约在一起,聊着最近的时尚服装和首饰,语气总是充满了炫耀。
“看看我这个玉镯子怎么样”
“咦,很不错的成色吧,要值不少钱吧”
“我家那口子给我买的,我也不知道值多少钱,反正我觉得礼轻情意重。”
“啧啧,你们结婚十年,感情还那么好,真是羡慕不已。就是,感情再好,也架不住男人风流,家里一个,外面一个。”
“我呸,那外面的也算,不过是玩玩罢了,就当去青楼了!再说,你家还娶进门了,你怎么不说!”
“娶进门就娶进门了,她见了我,总得行礼,对我恭恭敬敬。你们看,那边是不是陈光良先生,人家不也在外面养着个么!”
“还真是陈先生和陈太太”
富太太们靠着四楼的窗户,品尝着可口的点心,喝着咖啡和茶,聊着各种的八卦,又是勾心斗角的。
而在江宁路,一些车夫正在马路两侧,等待香格里拉饭店的客人,时不时向玻璃望去,脸上流露出羡慕的神色,心里想着——怎么什么时候才能进去享受一顿。
想到这里,本就营养不良的他们,肚子里传来阵阵饿声,但也只能忍着。
如今的人力车夫,虽然都换上了三轮车(南鲸政府有强制性要求),但是这竞争压力大(车多、车夫也多),野鸡车横行,租车行的租金昂贵,导致沪市的人力车夫一个月平均就10大洋的收入。
而长江车行实行‘四年后免租金’、‘子继父业’等措施后,也不再降低租金,所以车行的人均收入也就10大洋出头点,和外面差不多。
但大家至少有盼头,等到1937年春,当前的2000多名车夫,就可以无偿使用,当然需要缴纳10%的管理费。
这一步陈光良也计算好了,哪怕是抗日战争爆发,人力车夫并不会消失,反而生意会更好,因为出租车没有油了。
也算是为了这两千兄弟,谋了一份前程。
“还是长江车行好啊,听说还有两年,他们的两千名车夫,就可以无偿使用三轮车,不需要缴纳租金。难怪他们个个精神得很!”
“累死他们,我看还能免费使用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